山阴初卜筑,因迥得高居。
至每为乘兴,坐还可检书。
凌清志愈淡,瞰远目恒舒。
秀则诚无忝,挹之斯有馀。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山阴初建的挹秀书屋的赞美之情。诗人通过对书屋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知识、文化和自然美景的热爱。

首句“山阴初卜筑”,描述了挹秀书屋的位置和建造背景。山阴是指山阴县(今浙江省绍兴市),这里指的就是挹秀书屋所在的地区。“初卜筑”意味着书屋刚刚建成,还没有完全完善。

第二句“因迥得高居”,描述了书屋的建筑特点和位置。“迥”指的是高远,表示书屋位于高处,可以俯瞰周围的景色。“高居”则意味着书屋是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适合读书学习。

第三句“至每为乘兴”,表达了作者对书屋的喜爱之情。“乘兴”是指趁着兴致去做的事情,这里指的是作者因为书屋的环境和氛围而感到愉悦和兴奋。

第四句“坐还可检书”,描述了书屋的使用场景。“检书”是指翻阅书籍,享受阅读的乐趣。这句话表明了书屋是一个适合学习和研究的地方,可以让人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

第五句“凌清志愈淡”,描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感受。“凌清”指的是超越清新,形容作者在书屋中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志愈淡”则意味着作者的心情变得平静和淡然,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第六句“瞰远目恒舒”,描述了作者对远方景色的欣赏。“瞰远”指的是俯瞰远处的景色,这里指的就是山阴县周围的山水风光。“目恒舒”则意味着作者的眼睛在观察远方景色时会感到放松和舒适。

第七句“秀则诚无忝”,表达了作者对自身才华的认可和自信。“秀则”指的是优秀的人才或事物,“无忝”则是没有辜负的意思。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才能的自信,认为自己能够在书中得到知识和智慧。

第八句“挹之斯有馀”,表达了作者对书屋的赞美之情。“挹之”指的是珍惜、珍爱的意思,“斯有馀”则是有了足够的意思。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书屋的珍爱之情,认为它已经满足了自己的需求,甚至还有额外的收获。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书屋的诗歌,通过描绘书屋的特点、位置和周边环境,以及自己在书屋里的感受和心情,表达了作者对知识、文化和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