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室㩀高楼,莲华净业脩。
底须翻七卷,常此伴三秋。
调御丈夫相,应真云水流。
斯之未能信,惟是廑先忧。
【注释】
①㩀(òu):高耸的样子。高楼:指寺院。莲华:梵语“摩诃末尼”的音译,意为清净。净业:修行。
②七卷:《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共分七卷,故称。云水:佛教用语,指佛教经典、禅机等。
③丈夫相:形容人的气度宽宏。
④三秋:指一年中秋季。
⑤廑:仅。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在寺庙中看到一盆莲荷,便即兴题诗,表达了自己对佛法的信仰和对佛家禅理的理解。
第一句“静室㩀高楼”,写诗人在寺庙中看到一盆莲荷。“静室”是指安静的房间或房间内部;“㩀”是高耸的意思。诗人站在寺庙的高楼上,俯瞰着下面的莲花,感受到了它的清净和宁静。第二句“莲华净业脩”,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莲花的形象。莲华是佛教的象征,代表着清净和觉悟。诗人认为,通过修行莲花,可以修习清净的业力,达到觉悟的境界。第三句“底须翻七卷,常此伴三秋”,诗人进一步表达了他的见解。他认为,要修习莲花,不仅要翻阅七卷佛经,更要经常陪伴它度过三个春秋,才能获得真正的觉悟。第四句“调御丈夫相,应真云水流”,诗人以佛家的语言来形容莲花的形象。他认为莲花就像是一位威武的丈夫(指佛陀),能够驾驭一切,引导人们走向真理。同时,莲花也象征着云水,表示佛家的禅理如流水一般自然流淌,没有阻碍。最后一句“斯之未能信,惟是廑先忧”,诗人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虽然他已经领悟到了佛家的道理,但是仍然需要保持警惕和忧虑。因为他明白,只有不断地修行和实践,才能真正地信服这些道理并运用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