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毛毨且斑,秋气爽孱颜。
挟矢堪寻麌,乘欙聊趁闲。
虞无还获鹿,朋得并逢山。
宁为肥鲜计,心存温故间。
【注释】:
麋毛毨(í)且斑:麋鹿的毛皮粗糙,斑斑点点。毨,通“粗”。
秋气爽孱颜:秋天的气息凉爽,让鹿的孱弱之态更显。孱,指身体瘦弱的样子;颜,这里指鹿的神态。
挟矢堪寻麌(zhōu):用箭射猎,可以寻找到鹿。麌,同“獐”,小鹿的一种。
乘欙(lái)聊趁闲:乘坐木制轿子,趁着闲暇时光。
虞无还获鹿:虞,古代地名;没有谁能将这头鹿再捉回来。
朋得并逢山:同伴们一起找到了山中的鹿群。
宁为肥鲜计:宁愿做美味佳肴的准备,也不愿意为了获取食物而伤害生灵。
心存温故间:心中有道德规范约束。
【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以咏史抒怀的形式,借狩猎者对麋鹿的追逐行为来表现诗人对于动物生命、道德修养以及自然规律的尊重和爱护的思想感情。全诗语言朴素自然,寓意深刻,表达了作者对于和谐自然与人类关系的向往及对道德修养的重视。
首联:“麋毛毨且斑,秋气爽孱颜。挟矢堪寻麌,乘欙聊趁闲。”此联描写了麋鹿的外貌特征及其生活状态。麋鹿的毛色粗犷,斑点分布,给人一种野性之美的感觉。秋天的天气清爽宜人,使麋鹿显得更加虚弱。此时它正携带弓箭准备狩猎,乘着木制轿子在森林中闲逛。此联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麋鹿的自然生存状态。
颔联:“虞无还获鹿,朋得并逢山。”此句表达了狩猎者的心态和行为。虽然他们努力地追捕麋鹿,但最终都无法将其捉回。相反,他们却在共同的活动中发现了山中的鹿群。这里的“虞”指的是古代的猎场或狩猎场所;“朋得”是指同伴们;“逢山”则是指找到山中的鹿群。这两句反映了狩猎者在追求猎物的过程中,不仅未能成功捕捉到麋鹿,反而意外地发现了其他种类的猎物。这种经历使得他们意识到,有时候追求目标并不是最明智的选择,而是应该享受过程并尊重自然。
颈联:“宁为肥鲜计,心存温故间。”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食物来源的思考以及道德观念的重要性。在这里,“肥鲜”一词可能指的是美味可口的食物;而“温故”则可能是指遵循道德规范和传统智慧。作者认为,与其为了食物而捕杀动物,不如选择更为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式获取食物。同时,他深知道德规范和传统智慧的重要性,因此在面对诱惑时能够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
尾联:“宁为肥鲜计,心存温故间。”此句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思想。作者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和生命的尊重,以及对于道德修养的重视。他主张我们应该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也要关注环境保护和道德修养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