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绿生陂,春牛出牧时。
寝讹都顺适,蓑笠各赍持。
趁雨群兴锸,偷闲或奕棋。
传神见祁岳,宵雅引遐思。
【注释】
题祁序:《题记》或《跋》。祁序:指《祁氏山堂图》,为明代画家沈周的作品。序:叙,记述。祁序:指画中山水、树木、人物的描绘与布置。
江山放牧图:指《春水绿生陂,春牛出牧时。》诗中描写的一幅春天放牧图。
寝讹:指睡觉时打鼾。讹:同“吁”,打鼾的声音。顺适:指安适。蓑笠:蓑衣和斗笠,指农民的劳动工具。各:各自。赍持:携带,携带着。
趁雨群兴锸(chǎ):趁着下雨天众人都去开沟。锸:锄头,用来翻土的工具。
偷闲或奕棋:指在休息的时候下下围棋。奕棋:对局棋类游戏。
传神见祁岳,宵雅引遐思:指画中的祁岳形象栩栩如生,使人想起遥远的故乡。宵雅:指高雅。遐思:远大的思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它描写的是一幅《祁氏山堂图》。画面上是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色,春风吹拂着绿色的江水,一只耕牛正在田间犁田,人们披着蓑衣带着斗笠,正忙着耕作;而一些农民则聚在一起,有的在下棋、有的在聊天,一派丰收在望的喜悦气氛。全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这幅春日放牧图描绘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美轮美奂的感觉。
诗的起句:“春水绿生陂。”这是对画中春天景象的总揽。春水泛绿,波光粼粼,映照着岸边的泥土,使得整个陂塘显得更加秀美。这句诗不仅点明了时间,也暗示了地点。
接着诗人又描绘了农夫们劳作的情景:“春牛出牧时。”这一句既表现了农家生活的艰辛,又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春牛,是指农用牛,它们在春天时节被放出去耕作田地,以期获得更好的收成。而“时”字则表明了这种劳作的时机正好是在春天。这里的“春牛”既是实指,又是象征,象征着农民们辛勤耕耘的决心和毅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敬意和同情。
再往下看,诗人描述了农家闲暇时光的场景:“寝讹都顺适,蓑笠各赍持。”这里说的是农民们在闲暇之余,会聚在一起聊天或者下棋,享受着宁静的时光。这里的“寝讹”一词,原意为打鼾的声音,但在这里却是形容农民们轻松自在的样子,仿佛连打鼾的声音都被这宁静的氛围所掩盖。而“蓑笠”则是农民们常用的雨具,用来遮挡风雨,保护庄稼。这里的“各”字则表示每个农民都带着自己的蓑笠,准备随时应对突如其来的风雨。这里的“各”字,不仅体现了农民们的勤劳和智慧,还表达了他们对未来丰收的信心。
诗人描绘了一种特殊场景:“趁雨群兴锸。”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天下大雨时,大家都会去开渠排水,以备不时之需。这里的“趁雨”二字,既表明了天气的适宜,又暗示了农民们善于利用自然条件的特点。而“群兴锸”则表明了农民们齐心协力,共同应对困难的场景。这里的“锸”是一种农具,用于翻土或开渠,而“群兴”二字则强调了大家的共同参与和合作精神。这里的“锸”字,既体现了农民们的实际行动,也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诗人描述了另一种休闲方式:“偷闲或奕棋。”意思是说,有时候农民们也会找些空闲时间玩一玩棋类游戏。这里的“偷闲”二字,既表达了农民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又暗示了他们在忙碌中寻找乐趣的心情。而“奕棋”则是古代的一种游戏,需要两个人同时进行。这里的“奕棋”二字,既体现了游戏的趣味性,也展现了农民们的聪明才智和机智灵活。这里的“棋”字,既指棋类游戏,也暗指农民们在田间地头的智慧和策略。这里的“奕”,既可以理解为下棋,也可以理解为博弈的意思,即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寻求自己的生存之道。这里的“奕棋”二字,既体现了农民们的生活态度,也反映了他们对社会现象的深刻理解。
最后一句:“传神见祁岳,宵雅引遐思。”这里的“传神”二字,既表达了画作生动逼真的特点,也暗示了画中的祁岳形象栩栩如生。这里的“宵雅”二字,既指高雅的艺术风格,又隐含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将这幅春日放牧图描绘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