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迥得为高,城楼纵目遨。
锤峰陵碧汉,列水卷寒涛。
如在银蟾界,堪挥顾兔豪。
秋成才半熟,不乐首频搔。

【注释】

乐成阁:在今江西南昌市,为宋时滕元发所筑。高:指地势之高。迥(jiǒng):高起。得为:得到。因迥得为高:意思是因为地势很高,故名。城楼纵目遨:登上乐成阁,放眼远望。遨:遨游,漫游。

锤峰陵碧汉:用“锤峰”比喻乐成阁。锤峰,即石钟山的双尖峰。凌(lìng):横过,跨越。碧汉:银河。传说黄河是天河,所以河上泛舟可与天上的银河相比拟。

列水卷寒涛:江面上水波激荡。

银蟾界:月夜下的江面。月夜,古人常以月亮来比拟江水,如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处指江水。银蟾,即月亮。

顾兔豪:月亮的形状像兔子。这里指月亮。

秋成才半熟:秋天稻谷刚收一半。成:收获。

不乐首频搔:不快乐到用手挠头。首:头部。搔:搔头,用手抓头皮。

【赏析】

此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任豫章知军时写的一首七言律诗。乐成阁是赣江中的一个小岛,在今江西南昌市南湖中。此诗描绘了作者登临乐成阁所见的美景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慨。

首二句写登上乐成阁,放眼远眺。“城楼”,指的是赣江中的乐成洲。登上这个高耸入云的城楼,凭栏四顾,只见远处的山峦起伏、层峦叠嶂,犹如一条巨龙腾空而起;江面之上,碧波万顷,水天一色。这是一幅气势磅礴的画卷,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颔联进一步描绘了赣江之水的壮观。“锤峰陵碧汉,列水卷寒涛”。这里的“锤峰”,指的是乐成洲上的一座山峰。它矗立在江边,如同一把利剑直刺蓝天。江水的流动,仿佛是在弹奏一曲激昂的交响乐,给人一种雄浑壮美的感觉。“列水卷寒涛”则形象地描绘了江面上波涛汹涌的景象。浪花飞溅,水雾弥漫,仿佛要把整个天地都卷入其中。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乐成阁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周边的景色之美,让人不禁为之倾倒。

颈联两句写景抒情,抒发了一种豪迈之情。“如在银蟾界,堪挥顾兔豪”。这里的“银蟾界”,指的是月夜下的江面。月亮高悬于天际,皎洁如银,洒下一片明亮的月光。而那一轮圆月,恰似一只玉兔在江水中游玩。这一景象令人陶醉,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堪挥顾兔豪”则是说在这美好的时刻,诗人想要挥笔泼墨,将这份喜悦与豪情尽情挥洒出来。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又展现了其豁达的性格特征。

尾联两句以景结情。“秋成才半熟,不乐首频搔”。这里所说的“秋成”是指秋天稻谷已经收割了一半。虽然丰收在望,但诗人却因为忧愁而无心欣赏这美好的景色。他不停地用手搔头,试图摆脱这种不快的情绪。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一方面是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另一方面则是对现实的无奈与忧伤。这种情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这首诗独特的韵味。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又有对内心情感的真实表达。诗人通过对乐成阁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对家乡山水的眷恋之情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与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