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刚欣半月,雨又报三更。
那得高眠稳,真成畏事惊。
吁停倾盎势,厌听落檐声。
晓起增繁虑,无他只望晴。
夜雨
晴刚欣半月,雨又报三更。
那得高眠稳,真成畏事惊。
吁停倾盎势,厌听落檐声。
晓起增繁虑,无他只望晴。
注释:
- 晴刚欣半月:刚刚经历了晴朗的半个月,心情愉悦。
- 雨又报三更:突然之间,雨声又开始响起,仿佛在诉说着什么。
- 那得高眠稳:怎样才能安然入睡,安稳地休息。
- 真成畏事惊:真的被这些事情所惊吓,感到害怕。
- 吁停倾盎势:叹息停止,倾泻的水势减弱。
- 厌听落檐声:厌恶听到雨水落下的声音。
- 晓起增繁虑:早晨醒来后,忧虑和烦恼增多。
- 无他只望晴:没有什么特别的期望,只希望明天是晴天。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经历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夜雨之后的心情变化。首句“晴刚欣半月”,描绘了诗人刚刚经历了一个晴朗的半月,心情愉悦。然而,第二句“雨又报三更”却突然转折,暗示了夜晚的雨声再次响起,让人感到不安。接下来的四句,诗人通过“那得高眠稳”、“真成畏事惊”、“吁停倾盎势”、“厌听落檐声”,表达了对夜晚的雨声的恐惧和厌恶,以及早晨醒来后的忧虑和烦恼。末两句“晓起增繁虑,无他只望晴”则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即只有在晴朗的日子里才能安心入睡,其他时候都充满了忧虑和恐惧。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体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