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臣娱老地,内翰肯堂年。
赌墅棋声罢,木天砖影捐。
竹堂致潇洒,月阁揖清娟。
信宿当回跸,池边坐少延。
【注释】
元臣:指宋代名臣文彦博(字彦博),曾任陈氏安澜园主人。安澜园,位于陈氏故居,为宋朝文彦博的私邸。内翰:指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曾任文彦博幕僚。肯堂:苏轼别号,意在取其“肯堂”之号。赌墅:古代别墅。砖影:指砖瓦的影子。致潇洒:意为十分清逸。信宿:第二天早晨。回跸:帝王出行后返回原处休息。池边:指陈氏安澜园附近的池塘。少延:稍微停留。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陈氏安澜园即事的诗。全诗共六首,每首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内涵。此诗为第五首,诗人以赞美的口吻描绘了陈氏安澜园的美丽风景及其与文人士大夫之间的交往情景,抒发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
首句“元臣娱老地”,点明了地点和人物,元臣指的是宋代名臣文彦博,他曾是陈氏的座上客;“娱老地”,则表达了他对这位年迈文豪的敬爱之情。
次句“内翰肯堂年”,则是赞颂了苏轼,他也是陈氏安澜园的主人。这里的“堂年”,是指他在此地度过了许多春秋岁月,也见证了陈氏家族的兴衰。
接下来的句子“赌墅棋声罢”,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庭院画卷,这里曾经是他们博弈的地方,而今已无喧嚣之声,取而代之的是宁静和安详。这一句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他们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木天砖影捐”,则进一步描绘了这个庭院的美丽景象。在这里,木天砖影仿佛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让人陶醉其中。
接着的两句“竹堂致潇洒”以及“月阁揖清娟”,则分别描述了陈氏安澜园中两个不同的景致。前者展现了竹林之中的清雅之美,后者则描绘了月光下阁楼的幽美。
最后四句“信宿当回跸,池边坐少延”,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个美景的留恋之情。他希望在这个美丽的园林里度过一个美好的夜晚,与朋友们一起欢聚畅饮。然而,由于时间有限,他只能暂时留下,期待下一次再来。
这首诗通过对陈氏安澜园即事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