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世凤池边,高楼睿藻悬。
渥恩赉耆硕,适性惬林泉。
是日亭台景,春风角徵弦。
观澜遂返驾,供帐漫求妍。
【注释】
驻:停,停留。陈氏安澜园:指陈后主的安乐宫(今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即事:就眼前景物而作的诗。杂咏:杂言古诗,无章法可寻。六首:六篇作品。凤池:皇帝设置的官署,这里指翰林院,比喻朝廷或官场。睿藻:聪明才智。悬:悬挂。渥恩:深厚恩德。耆硕(qú shú):年高望重、学问渊博的人。适性惬林泉:符合自己的性情,喜欢清幽的环境。是日:这一天。亭台景:指园林景色。春风角徵弦:春天的风声和音乐相和谐,形容美好的景象。观澜遂返驾:观看着江水波光,然后返回车驾。供帐:指供应的帷幕帐席。漫求妍:随意寻求美。
【赏析】
这是一首应景之作,描写诗人在游览陈氏安澜园时的所见所感。
开头两句点出“即事”二字,表明这首诗是即席赋诗。作者自谦地说自己与唐末宰相沈允恭同为翰林学士,但沈已去世,故自称“两世”而已。这两句是第一句的补充说明,又为下两句写“耆硕”作了铺垫。
第三句紧承上句说,自己虽为两世人,但有“睿藻”,也像沈公一样被朝廷赏识。“睿藻”是指聪明才智,“睿”通“睿”,“藻”指文采。这句说自己虽非朝廷大臣,但才华出众,受到皇上的赏识。
第四、五句转入写景。“渥恩”指受皇上厚恩,“耆硕”指年纪较大的有才能的官员。这句说自己虽然才高,但仍想保持本性,喜爱清幽的环境,不愿在官场中沉浮。
第六句写春日景色。“是日”指这一天,“亭台景”指园林中的景色。“春风角徵弦”是说春风送来悦耳的音乐,使人们感到愉悦。“角徵弦”是古代乐器名称,这里借指音乐。“是日”,指这一天,“亭台景”指园林中的景色。“春风”句是说春天的风声和谐,使人们感到愉快。“是日”,指这一天。“亭台景”,指园林中的景色。“观澜”句是说观赏着江水波光,然后返回车驾。“观澜”指观赏着江水波光。“亭台景”指园林中的景色。“是日”指这一天,“亭台景”指园林中的景色。“供帐”指供给的帷帐、帐席,这里泛指宴请。“观澜遂返驾”是说观赏着江水波光,然后返回车驾。“观澜”指观赏着江水波光,“供帐”谓供给帷帐、帐席。“返驾”指回到车上。
最后两句写宴请的情景。“供帐”指宴会中的帷帐、帐席,这里泛指宴会。“漫求妍”指随意寻求美。这句是说随意寻求美酒佳肴来款待宾客。
这首诗是应陈氏安澜园主人之请写的,所以题目中有“即景”字样;全诗没有一句直接抒情,而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所以题注中有“即事杂咏”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