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喜晴月,五更山吐云。
固知热所致,其奈雨偏闻。
那觉溟蒙好,惟希叆叇分。
石梁纵坦治,无乃大安勤。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全诗如下:
一夜喜晴月,五更山吐云。
固知热所致,其奈雨偏闻。
那觉溟蒙好,惟希叆叇分。
石梁纵坦治,无乃大安勤。
注释:
- 一夜:一个晚上。
- 喜晴月:形容月光明媚,天气晴朗。
- 五更:古代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 山吐云:形容山上云雾缭绕,仿佛有东西从山上冒出来。
- 固知:当然知道。
- 热所致:炎热的天气导致云彩出现。
- 那觉:似乎感到。
- 溟蒙:雾气蒙蒙的样子。
- 惟希:希望。
- 叆叇:指云雾、烟霞等,也形容天气阴沉或阴暗的景象。
- 石梁纵坦治:形容石桥非常平坦。
- 无乃:岂不是,表示推测。
- 大安勤:意思是辛苦劳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首句“一夜喜晴月,五更山吐云”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夜晚的宁静和美丽,同时也暗示了接下来将出现的云彩。第二句“固知热所致,其奈雨偏闻”表达了诗人对炎热天气下云彩出现的无奈和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大自然变化无常的理解和欣赏。
第三、四句“那觉溟蒙好,惟希叆叇分”进一步描绘了雾气蒙蒙的美丽景色,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最后两句“石梁纵坦治,无乃大安勤”则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通过对自然的描写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