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嶂通单径,一亭具四临。
纳凉成小坐,延趣省幽寻。
寒益清秋景,响含滦水音。
不须张翠盖,虬干有佳阴。
解析与翻译:#### 诗句解读:
- “千嶂通单径,一亭具四临” - 描述了一个景象,即在群山之中有一条小路,尽头是一座小亭,可以俯瞰四方。这里的“千嶂”指的是连绵不断的山脉,而“单径”则表明这是唯一一条通向山顶的路。
- “纳凉成小坐,延趣省幽寻” - 这里表达的是在炎热的夏日里,坐在亭中纳凉是一种享受;同时,通过这扇窗户可以看到远处的山水景致,使人联想到更深远的地方,即寻找一个更加幽静的地方。
- “寒益清秋景,响含滦水音” - 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其中“寒益清”强调了天气的寒冷,使得秋天的景色更加清新、凉爽。而“响含滦水音”则暗示了这个小亭子附近可能有潺潺的水声,可能是附近的河流或溪流的声音。
- “不须张翠盖,虬干有佳阴” -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美景的认可和欣赏,认为不需要用华丽的遮阳伞来遮挡阳光,因为这些虬干的大树已经为人们提供了足够的阴凉。这里的“虬干”指的是树木的枝干弯曲有力,而“佳阴”则意味着这些树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休息或避荫的地方。
译文:
- 千嶂通一线,孤亭俯四边。
- 纳凉成小坐,延趣觅幽远。
- 寒气增秋色,水声带滦川。
- 无需翠屏遮,虬枝已荫庇。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述了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首先,诗人通过“千嶂通单径,一亭具四临”的描写,展示了一幅山水相连的画面,让人感觉到大自然的壮丽和宁静。接着,“纳凉成小坐,延趣省幽寻”两句进一步表达了在这样一个地方坐下来休憩,享受自然的美景和清凉。诗中的“寒益清秋景,响含滦水音”描绘了季节变化带来的不同感受和听觉上的享受,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最后,“不须张翠盖,虬干有佳阴”则是对这种自然美景的一种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整体上,这首诗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喧嚣,追求自然和内心平静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