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堂经岁坐,似此竟奚庸。
自是心无逸,亦惭步有慵。
蝉声前后续,花影去来重。
好在惟双栝,森森翠越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其内容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下面我将逐句解读这首诗的含义,并给出相应的译文。
一、诗句释义及注释:
- 书堂经岁坐,似此竟奚庸
- “书堂”指的是书房或学习的地方,“经岁坐”表示长时间坐在那里读书。这里的“奚庸”意指何等无用或无意义。
- 注释:形容自己长时间沉浸在书本知识中,但似乎并没有得到实际的用处。
- 赏析: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行为与周围人的期望,表达了自己虽然勤奋但不被理解的无奈。
- 自是心无逸,亦惭步有慵
- “自是”表示“只是”,强调自己的内心感受。“心无逸”意指心境平静,没有杂念。
- 注释:尽管外表看起来闲适,但内心却非常宁静,不觉得有什么可以放松的。
- 赏析:诗人描绘了一个内心平和,外表看似懒散的形象,反映了他的内敛和稳重。
- 蝉声前后续,花影去来重
- “蝉声”通常象征夏天,而“去来”则暗示时间的流逝。
- 注释:描述了夏日蝉鸣声的持续以及花朵影子的不断变换,体现了时间的流转。
- 赏析: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感叹。
- 好在惟双栝,森森翠越浓
- “双栝”可能是指两棵树,这里用来比喻坚韧不拔的意志。
- 注释:在众多事物中,只有这两颗树最为引人注目,它们茂盛且生机勃勃。
- 赏析:诗人以自然界中的树木为喻,赞美了坚持与毅力的价值。
二、翻译及赏析(中文):
题目《题翠云堂》下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在静谧的环境中,对人生和自我的思考。
第一部分:
诗的前两句表达了诗人长时间沉浸于书本知识的徒劳感。他的内心平静如水,外表看似轻松,实际上内心却异常沉稳。这种矛盾的心态揭示了诗人对知识和人生的深刻反思。
第二部分:
接下来的诗句转向对自然景观的描述。蝉声和花影的交替出现,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短暂。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第三部分:
最后两句则是对诗人自身的一种肯定。他认为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只有那些像双栝一样坚韧不拔的人才能够脱颖而出。这既是对个人品质的高度赞扬,也反映了诗人对自己性格的认识和自信。
这首诗通过对环境和内心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我价值的坚定信念。它不仅是一首抒情诗,更是一面反映诗人内心世界的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