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斋秀而野,路便小栖迟。
已是日长候,况当山静时。
隔林黄鸟唤,绕砌绿芜滋。
此处宜开卷,宁须谏宋琪。
【注释】
静益书屋:位于山中,幽静宜人的读书处。
秀而野:秀丽而又自然。
路便:小路方便。
小栖迟:稍微停留休息一下。
日长:太阳升得很高。
况当:何况应当。
山静:山中宁静。
隔林黄鸟唤:隔着树林的黄莺在呼唤。
绕砌绿芜滋:绕着石阶的青草和苔藓长出来。
宁须谏宋琪:难道还要劝谏宋琪吗?
【赏析】
此首是一首七律,诗中描绘了静益书屋的美景与诗人在此读书的惬意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知识的追求。
首联“书斋秀而野,路便小栖迟。”描绘了静益书屋的环境。诗中的“秀”字,既写出了书屋的建筑之美,也表达了诗人对其的喜爱之情。“路便”二字,则表明了这里的道路畅通无阻,为人们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而“小栖迟”三字,则描绘出诗人在这个环境中稍作停留、休息的场景。
颔联“已是日长候,况当山静时。”进一步描绘了静益书屋的美景与诗人的感受。“日长”一词,既点出了季节的特点,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而“山静”二字,则描绘了静益书屋周围的山水景色,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同时,这两句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他喜欢在这里欣赏美景、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颈联“隔林黄鸟唤,绕砌绿芜滋。”进一步描绘了静益书屋的美景与诗人的感受。“隔林黄鸟唤”一句,既描绘出了黄鸟在树间的叫声,又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和谐美好的生活的向往。“绕砌绿芜滋”一句则描绘出了石阶上的青草和苔藓生长得茂盛的景象,让人感到生机勃勃。
尾联“此处宜开卷,宁须谏宋琪。”则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与升华。诗人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开卷有益,无需再劝谏他人,表达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静益书屋的优美景色和自己的学习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愉悦,让人感受到一种心灵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