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行五十里,仆役讵臻劳。
为是雨优极,因之路泞遭。
不妨停一跸,已觉喜群曹。
毡屋聊清暇,摛词适静陶。
【注】吉行:指皇帝出行。五十里:古代以十里为一里,五十里为一大段路程。仆役:指随从的人。讵(jù):副词,岂。优:好。因:由于,因为。毡屋:毡席上的房屋。清暇:闲暇。摛(chī):同“辞”,写、写文章。陶:陶冶,这里指陶冶情操、陶冶文思。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纪行诗,记述了唐玄宗在东巡途中的一段经历。诗中描绘了帝后车驾经过的地方,表现了沿途的景色和民情。
首联:“停跸”。意思是:皇帝停下车马,歇宿休息。“吉行”即指皇帝的车驾出行。“五里”指皇帝的车驾行程距离,古代以十里为一段里程。“仆役”指随从的官员及人员。“讵臻劳”即指随行的官吏及人员,难道都很辛苦吗?“讵”(jù)是副词,表示疑问语气。“雨优极”即天气很好,非常适宜于出行。“雨优”指雨天,也指气候温和。“因之路泞遭”即说由于道路泥泞而耽误了时间。“路泞”指路上泥泞难行。“遭”同“糟”,比喻坏运,也指遭遇。
颔联:“不妨停一跸”。意思是:可以停下来休息一下。“已觉喜群曹”,即已经感到非常高兴了。“群曹”指百官,众官吏。“毡屋聊清暇”,即用毡席搭成的临时住所聊作消遣之用。 “清暇”指清闲无事,也指闲暇之时。
颈联:“毡屋聊清暇,摛词适静陶。”意思是:用毡席搭的屋子来暂作休息之地,写文章正好陶冶性情。“毡屋”指用毡子搭建起来的临时住所,供休憩之用。“清暇”指空闲时,闲暇之余。“摛词”指写作文章。“适”在这里作动词用,有“使……适当”的意思。“静陶”即陶冶情操、陶冶文思。
此诗通过叙述皇帝车驾经过的一段经历,表达了作者对旅途风景的感受以及对于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