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楼枕碧岭,小坐念居高。
望治心徒棘,勤民目久蒿。
言多后从面,疵或索吹毛。
即景怀惭恧,休云此避嚣。

《居高》

居高山楼枕碧岭,小坐念居高。

望治心徒棘,勤民目久蒿。

言多后从面,疵或索吹毛。

即景怀惭恧,休云此避嚣。

注释:

  1. 山楼枕碧岭:形容山楼上俯瞰着绿色的山峰和山岭。
  2. 小坐念居高:坐下来思考居高位的忧虑和压力。
  3. 望治心徒棘:治理国家时,心中常感觉如荆棘般痛苦。
  4. 勤民目久蒿:长期关注民生疾苦,使眼睛变得憔悴。
  5. 言多后从面:说话太多,导致面部表情疲惫。
  6. 疵或索吹毛:缺点和错误像吹毛一样容易发现。
  7. 即景怀惭恧:面对景色时,感到惭愧和不安。
  8. 休云此避嚣:不要因为避开喧嚣而忽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在高处居高临远的景象,表达了他对于高位所带来的忧虑、压力以及对民生的关注之情。诗人以“山楼枕碧岭”开篇,描绘了一幅壮丽的高山景色,寓意自己所处的地位如同站在高处俯瞰整个大地。然而,随之而来的“小坐念居高”则暗示了高处带来的孤独和焦虑,诗人在高处独自沉思,深感居高位之不易。

诗人转向内心世界的描写,“望治心徒棘”,表达了治理国家时的艰难与痛苦。治国理政需要智慧和勇气,但同时也伴随着无尽的劳碌和艰辛。诗人用“勤民目久蒿”来形容自己长时间关注民生问题,使眼睛变得憔悴,体现了他对民众疾苦的深深关切。

诗中还透露出诗人对言辞过多的担忧,“言多后从面”,意味着频繁发言可能导致面部表情疲惫。而“疵或索吹毛”则暗示了即使是微小的缺点和错误也会被轻易发现,反映了诗人对自己要求严格的心态。

诗人以“即景怀惭恧”结束,表达了面对自然美景时的羞愧和不安。诗人意识到自己身处高位,不能仅仅满足于眼前的景色,而应该更加关心国家和百姓的命运。因此,“休云此避嚣”表达了诗人对外界喧嚣的排斥,强调了自己应该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身处高处的场景和他内心的挣扎,展现了他作为领导者所承担的责任和担当。同时,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深意,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于政治理想和责任担当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