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得景得创,频来辄有诗。
民焉寄淳朴,吾尚爱新奇。
风岭松落子,霜坳鹿引儿。
自然尘俗远,心与许巢期。
【解析】
“创得景得创,频来辄有诗”:创造美好景色,经常有诗产生。
“民焉寄淳朴”,人民寄托淳朴之情。
“吾尚爱新奇”,我喜爱新奇的事物。
“风岭松落子,霜坳鹿引儿”:山间风清气爽,松林中飘落着雪花;山坳里,小鹿领着幼崽出来觅食。
“自然尘俗远,心与许巢期。”:自然远离了尘俗的喧嚣,我的心境与许由、巢父相投。
【赏析】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山林间所观见的美景和由此而生发的感慨。全篇以景结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同时抒发了诗人向往自然、超脱尘世的情怀。
首联“创得景得创,频来辄有诗”,意谓:创造了美好的风景,就经常有诗出现。这两句表明了诗人对景物的感受,以及对自然美的追求。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并把它们巧妙地组合成诗句。他笔下的山水草木,都有独特的个性。“民焉寄淳朴”,“焉”字用得很妙,它把“民”字拉长,突出了人民的质朴。“淳朴”二字概括地反映了人民的美德,也暗指了作者对人民深沉的爱戴。
颔联“民焉寄淳朴,吾尚爱新奇”。诗人从赞美自然转向赞美劳动人民的生活,表达了自己对于新奇事物的追求。“尚”字表明了诗人对新奇事物的喜爱。
颈联“风岭松落子,霜坳鹿引儿”,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山岭上风吹落了雪珠,山坳里鹿群带着小崽子出来觅食。“落子”、“引儿”等字眼,既形象生动又贴切准确,充分显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
尾联“自然尘俗远,心与许巢期”。诗人将自己的生活比作许由和巢父那样不慕荣利的人。这里,诗人通过自己的感受,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清新秀丽,富有哲理性。
【答案】
创得景得创,频来辄有诗。
民焉寄淳朴,吾尚爱新奇。
风岭松落子,霜坳鹿引儿。
心与许巢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