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期催向去,雪色待今来。
即看清如尔,宁当虚掷哉。
带林寒皎皎,落涧素皑皑。
却是输真者,兰中早漉杯。
千尺雪
鹿期催向去,雪色待今来。
即看清如尔,宁当虚掷哉。
带林寒皎皎,落涧素皑皑。
却是输真者,兰中早漉杯。
【注释】
鹿期:指鹿群的归期。
千尺:形容高耸入云。
即清:指清澈。
明如尔:像你一样明亮。
输真:指输在真假之间。
带林:指树林。寒皎皎:冷清皎洁。
落涧:指从山涧落下。素皑皑:纯净洁白。
输:输于,不如。早:早早地。漉杯:洗酒杯。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畋的作品,描绘了一幅冬天的山林雪景图。全诗以“千尺雪”为主题,通过对雪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句“鹿期催向去,雪色待今来”,描绘了雪的到来与鹿群归巢的情景。这里的“催向去”意味着鹿群急于返回巢穴,而“雪色待今来”则表示雪已经来临。通过对比鹿群的急切与雪的来临,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时间的流逝的感慨。
第二句“即看清如尔,宁当虚掷哉”,进一步描绘了雪的形态与特点。这里的“看清如尔”意味着雪呈现出清晰的白色,如同镜子般清晰明亮,而“宁当虚掷哉”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景的珍视和对虚度光阴的惋惜。
第三、四句“带林寒皎皎,落涧素皑皑”则是对雪的进一步描绘。这些句子描绘了雪在树林中和山涧中的形态。这里的“寒皎皎”和“素皑皑”都形容了雪的纯洁与高雅,同时也传达出寒冷的气息。通过这些描述,诗人展现了雪的美丽与威严。
最后一句“却是输真者,兰中早漉杯”,则是对诗人自己的态度和情感的表达。这里的“输真者”意味着诗人认为自己不如那些能够真实面对生活的人,而“早漉杯”则表达了他对饮酒生活的向往。通过这个比喻,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以雪为主题,通过对雪的各种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于现实无奈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