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夜如何,秋鸿送响多。
昨惊霜乍落,今听雨中过。
沙漠夏栖止,潇湘冬寝讹。
顺时奚拣择,踵事有吟哦。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赏析。首先明确题目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具体诗句进行赏析。注意要围绕诗句内容及形式进行分析。如第一句“不寐夜如何,秋鸿送响多。”,诗人在深夜中辗转反侧,思绪万千,不禁想到那秋天的鸿雁,它们在高空飞过,发出鸣叫声,声音不绝如缕,好像在向自己诉说心事。第二句“昨惊霜乍落,今听雨中过。”,这一句写诗人听到秋声,想起昨夜寒霜刚刚降临,而今天又听到了雨声。第三句“沙漠夏栖止,潇湘冬寝讹。”,这两句是说:沙漠之地,夏天也栖息着鸟儿;潇湘之地,冬天也栖息着鸟儿。第四句“顺时奚拣择,踵事有吟哦。”,这两句是说:顺应天时选择栖止的地方;追随前辈的脚步,吟诗作赋。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生物的观察和感悟,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与领悟。

【答案】

闻雁

不寐夜如何,秋鸿送响多。

昨惊霜乍落,今听雨中过。

沙漠夏栖止,潇湘冬寝讹。

顺时奚拣择,踵事有吟哦。

【赏析】

《闻雁》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以闻雁起兴,借物抒怀,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界生物的观察和感悟,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与领悟。

首联“不寐夜如何,秋鸿送响多”,首句直抒胸臆,表达出一种惆怅、悲凉的心境。“不寐”二字点明时间是深夜,诗人因思乡而难以成眠。“夜如何?”是对上句“不寐”的进一步说明,表明诗人彻夜难安。“秋鸿送响多”一句,则由闻雁而起,写秋日里大雁南飞,传来阵阵鸣叫。“送响多”,既指鸣声不绝,也指声势浩大,渲染出一片凄凉的氛围。

颔联“昨惊霜乍落,今听雨中过”,写诗人听到秋音,想起昨夜寒霜刚刚降临。而今天又听到了雨声。颈联“沙漠夏栖止,潇湘冬寝讹”,这两句是说:沙漠之地,夏天也栖息着鸟儿;潇湘之地,冬天也栖息着鸟儿。颈联中的两个“栖止”一词,既写出了鸟儿栖息的环境,也写出了鸟儿的生活习性。“顺时奚拣择,踵事有吟哦”,这两句是说:顺应天时选择栖止的地方;追随前辈的脚步,吟诗作赋。尾联“顺时奚拣择,踵事有吟哦”,既是对前文的总结,又是诗人的感慨之语:人应该顺应时势选择栖身之所,追随前人足迹,有所作为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