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带千涧,千峰罨一房。
自然含动静,即此示真常。
源溯白云迥,流归碧海长。
惟应学子在,不必问仙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王维,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祖籍山西祁县,后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在朝中担任尚书右丞。他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他的诗多描写山水田园风光和隐居生活的意境,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自然画卷,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一水带千涧,千峰罨一房。——第一句描绘了一幅山涧流水的画面,水流从高处落下,形成一道清澈的溪流,周围环绕着众多山峰,形成了一个宁静的山谷。
自然含动静,即此示真常。——第二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和谐之美的赞叹,认为自然界的动静相宜,正是大自然的真实状态。
源溯白云迥,流归碧海长。——第三句描绘了溪水的源头位于高高的白云之中,而溪水最终流入无尽的大海。
惟应学子在,不必问仙乡。——最后一句表达了对于求学者的鼓励,认为只要努力学习,就无需追求仙境般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谷景色,通过描绘溪流、山峰等自然元素,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之美的赞美。同时,诗中也传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求学者的鼓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