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通达曙,野桥定涨津。
传宣教驻跸,偃仰对萧晨。
未见云生缝,生憎山隐皴。
行宫难宴息,渐石廑多人。
【注释】
密云县:指密云县的行宫。行宫:帝王出行时所住的宫殿。通达:通晓,明了。曙:早晨。桥:渡口。定:必定。传宣:传达命令。驻跸,即住驿马或住驿站之意。偃仰:俯仰,形容悠闲自得的样子。萧晨:清晨。见:被看见。生憎:非常讨厌。隐皴:山势起伏不平貌。石廑人:指石匠、木工等工匠。
【赏析】
这是一首纪实性质的诗作。作者记述自己到密云县的行宫,看到雨后的景象,有感而发,写成了这首诗。
首联“夜雨通晓曙,野桥定涨津。”是说夜晚的雨水一直到天亮才停止,野路的渡口一定会上涨水。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来表现对朝廷的忠心,同时暗含对朝政的不满。
颔联“传宣教驻跸,偃仰对萧晨。”是说朝廷的命令已经传遍,皇帝已经决定在密云县的行宫停留休息,然后可以尽情享受美好的时光。诗人通过对这一现象的描述,反映了他内心的复杂情感。
颈联“未见云生缝,生憎山隐皴。”是说虽然没有看到云雾,但是山中的岩石却因为雨水的原因变得粗糙不平。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朝廷不关心民间疾苦的不满情绪。
尾联“行宫难宴息,渐石廑多人。”是说行宫难以安歇,因为有很多的工匠需要工作,他们也需要得到足够的休息和报酬。诗人通过描述这些情景,表达了他对朝廷的失望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既反映了现实生活的艰辛,也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