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房通窈窕,虚牖纳嶙峋。
于小偏得趣,惟清不受尘。
光含月淰淰,质拟玉璘璘。
蓦遇苏公买,仇池可结邻。
【注释】
洞房:指闺房。窈窕:深邃幽深。虚牖:半圆形的窗户。纳嶙峋:接纳山石。于小偏得趣:意即在小巧玲珑的物件中寻到乐趣。惟清不受尘:意即只有清雅的东西才能不被俗尘污染。光含月淰淰:月光下,玉石晶莹剔透的样子。质拟玉璘璘:意即其质地像玉石一样。蓦遇苏公买:突然遇到苏轼(苏东坡)购买。仇池:古地名,今属陕西宝鸡市,是李白《赠别》诗中的“仇池水”之误。结邻:结交邻居的意思。
【赏析】
这首咏物诗写一个小巧玲珑的玉枕,借以抒发诗人自己高洁的情怀。
一、二句写玉枕的形状和特点,“洞房”点明这是一件闺房中的摆设。“通窈窕”、“虚牖”,形象地写出了玉枕的精致小巧,它既通又虚。“纳嶙峋”三字,不仅写出了玉枕的外形,而且也写出了它的内质。玲珑,本指玉石的细润,这里用来比喻玉枕的精致。嶙峋,形容岩石重叠的样子,这里用来比喻玉石的多面和曲折。“惟清不受尘”,意谓这件精致的玉枕,只适合于清雅高雅的人使用。如果用它来装浊酒或粗俗之物,那它就失去了原有的价值。
三、四句进一步描写玉枕的特点。“光含月淰淰”,是说它有如月光下的玉石那样晶莹透亮。“质拟玉璘璘”,是说它质地坚密,就像玉石一般。“蓦遇苏公买”,意谓忽然遇到了爱好雅物的苏轼(苏东坡)把它买下,这更显出这件玉枕的不凡之处。
结尾两句写诗人对这件玉枕的喜爱及与苏轼结交为邻的愿望。仇池水在陕西宝鸡市,苏轼曾在此作过诗。“可结邻”,意即愿与苏轼结邻为好。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作者通过细腻入微的笔触,描绘了玉枕的形神,表达了诗人高洁脱俗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