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标空外色,竹是静中喧。
摩诘向观世,南阳此讨源。
法云衣上润,天籁座端翻。
何必同僧话,由来无可言。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王维,他的诗多描写山水田园和隐逸生活以及佛教禅宗。

诗句注释:

  1. 峰标空外色(峰峦高耸,仿佛在天空之外)
  2. 竹是静中喧(竹子虽然安静,却能产生声音)
  3. 摩诘向观世(摩诘指的是唐代诗人王维)
  4. 南阳此讨源(南阳在这里寻求源头,比喻深入探讨)
  5. 法云衣上润(佛法如同云彩,给僧人的衣服增添了光泽)
  6. 天籁座端翻(天上的声音在座位旁边回响)
  7. 何必同僧话(不需要与僧人一起讨论)
  8. 由来无可言(自古以来就没有可以讲述的)

译文:
山峰矗立于天际,宛如画中的景色,竹子在安静中发出声响,就像自然界的乐章。
王维在观世界的同时,也寻找着心灵的归宿。他研究佛学,就像南阳人在探寻真理的源泉。
佛法如云朵般覆盖着僧侣们的衣服,使它们变得光彩夺目。
我们不必与僧人一同讨论经文,因为心灵自有所得。
自古以来,人们无法用语言完全表达这种体验。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佛学的深刻理解。王维通过描绘山峰、竹林和僧人的形象,展现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如“峰标空外色”和“法云衣上润”,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禅意和诗意。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体现了他的隐逸生活态度。整首诗简洁而深刻,是王维诗作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