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荷箠后,仙人刻木材。
楚中衔谷至,洛下啖珠来。
考牧先型复,委蛇雅化开。
草芳赖妆点,庄在午桥隈。
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其一百十九羊
童子荷箠后,仙人刻木材。
楚中衔谷至,洛下啖珠来。
考牧先型复,委蛇雅化开。
草芳赖妆点,庄在午桥隈。
注释解释:
- 童子荷箠后: 描述一个小孩拿着棍子的情景,暗示一种纯真或童趣的意象。
- 仙人刻木材: 指雕刻而成的木制仙人形象,可能用于祭祀或装饰等场合。
- 楚中衔谷至: 指的是从远方带来的谷物,象征丰收和富饶。
- 洛下啖珠来: 洛阳(古称洛邑)是古代的重要城市,此处提到的“啖珠”可能是指珠宝或贵重物品的交换。
- 考牧先型复: 考查牧马时出现的形态或特征,可能与古代的马匹有关。
- 委蛇雅化开: 形容事物逐渐变得优雅和规范化。
- 草芳赖妆点: 花草为自然景观增添色彩和美感,如同化妆品般点缀着环境。
- 庄在午桥隈: “午桥”可能是一个地名或特定的地点,而“隈”意味着靠近或依附于某物。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诗句传达了丰富的意境与哲理。通过对自然元素与人的行为的描绘,诗人展现了一幅和谐与秩序并存的画面。例如,小孩与仙人的形象展示了纯真与神圣的结合,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楚中衔谷至,洛下啖珠来”则描绘了地域之间的贸易往来,以及由此带来的物质丰富和文化交流。整体上,此诗不仅捕捉了自然美和人类活动的和谐,也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赞颂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