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照擅华光,先春冠众芳。
素含月里色,冷吐雪中香。
已和商王鼎,还胜禹庙梁。
设如林下遇,何异饮琼浆。
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 其九十九梅写照擅华光,先春冠众芳。素含月里色,冷吐雪中香。已和商王鼎,还胜禹庙梁。设如林下遇,何异饮琼浆。
诗句注释:
- “写照擅华光”:擅长描绘光彩,写照即指绘画或写作。擅华光指的是擅长描绘美丽的景象。
- “先春冠众芳”:首先绽放,胜过其他花朵。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梅花最先开放,故称“先春”。冠众芳指在众多花卉中脱颖而出。
- “素含月里色”:洁白如月,象征清雅高洁。
- “冷吐雪中香”:散发清新的香气,如同在冰雪中的芬芳。
- “已和商王鼎”:与商朝的鼎相似。商代有青铜器,此处比喻梅的香气浓郁。
- “还胜禹庙梁”:胜过夏朝的大禹治水的石碑。这里的“梁”指古代建筑的横梁,用以比喻梅花的美胜过古代的建筑。
- “设如林下遇”:假如在林中遇到。设如,如果、倘若,用来假设某种情况。
- “何异饮琼浆”:这和喝美酒有何异?琼浆,美酒。比喻梅花的香气令人陶醉。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为题,展现了梅花的美丽与独特之处。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梅花的色泽、香气以及与其他花卉相比的优越性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历史典故,如商王鼎、禹庙梁等,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评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诗人运用对比和想象,将梅花与其他花卉进行比较,突出了梅花的独特之处。同时,诗人还通过历史典故的运用,展示了梅花的文化价值。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描绘,又有对历史的回顾,使得诗歌内容丰富,层次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