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少擅书名,元规转被轻。
应门辞世迹,画水断江声。
讵足珍双翅,还因忆五明。
媫妤辞辇后,永巷独含情。

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 其七十八 扇

逸少擅书名,元规转被轻。
应门辞世迹,画水断江声。
讵足珍双翅,还因忆五明。
媫妤辞辇后,永巷独含情。

注释:

  • 逸少:指的是东汉末年著名的书法家王献之,字子敬。他的书法造诣极高,是书法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之一。
  • 元规:指的是唐代书法家张旭,字旭初,号“张长史”。他擅长草书,被称为“草圣”。
  • 应门辞世迹:表示王献之曾经担任过秘书监等职,负责管理国家机密文件,因此与世隔绝,不问世事。
  • 画水断江声:形容张旭的草书笔势如画,如同江水般流动,又如断江一般有气势。
  • 讵足珍双翅:表示张旭认为书法技艺高超的人不需要借助双翼飞翔,因为书法本身就是一种艺术。
  • 还因忆五明:这里的“五明”可能是指佛教中的五种智慧——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王献之通过书法来修行这些智慧。
  • 媫妤辞辇后:媫妤是晋朝武帝司马炎的女儿,她曾在武帝去世后,独自留在宫中哭泣。
  • 永巷独含情:永巷是古代皇宫中宫女居住的地方,这里用来形容媫妤在永巷中孤独地含着深情。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乾隆帝的作品,以王献之和张旭两位书法大家为主题,表达了对他们高超书法技艺的赞美之情。王献之被誉为“书圣”,其书法风格独特,被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而张旭则以“草圣”著称,他的书法作品充满了灵动的笔触和奔放的气息。整首诗通过对这两位书法家的描绘,展现了他们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传统技艺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宫廷文化的特点,以及文人墨客们对于书法艺术的痴迷和推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