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都珍润黄,历国献周王。
同贾帛相若,无迁幅贵方。
荃香质夷岛,藤剥出蛮疆。
光俭公孙诈,端因以德芳。

”`

蜀都珍润黄,历国献周王。

同贾帛相若,无迁幅贵方。

荃香质夷岛,藤剥出蛮疆。

光俭公孙诈,端因以德芳。

注释与译文

  1. “蜀都珍润黄”:指的是四川成都的丝绸,颜色金黄且质地细腻,珍贵而润泽。
  2. “历国献周王”:指通过丝绸之路向周朝进贡。
  3. “同贾帛相若”:比喻其质地与商人用丝绢相似,价值相当高。
  4. “无迁幅贵方”:强调不迁移尺寸,保持原品质的贵重。
  5. “荃香质夷岛”:指布匹散发的香味来自遥远的岛屿,象征产地遥远但质量上乘。
  6. “藤剥出蛮疆”:描绘了制作工艺精细,从蛮荒之地提取藤条制成。
  7. “光俭公孙诈”:暗示使用华丽而精巧的装饰来欺骗人,即表面的华丽掩盖了真正的价值。
  8. “端因以德芳”:指出之所以能够如此,是因为拥有美好的品德和芳香的品质。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比喻,赞美了蜀地生产的丝绸。它不仅展示了产品本身的高品质,还反映了古代丝绸之路贸易的繁荣以及对远方异国产物的珍视。此外,诗中也隐含了对表面华而不实之物的批判,提示读者不应只看表面的华丽,而应深入探讨其内在价值。整体上,这首诗不仅是对物质财富的颂扬,也是对文化与道德价值的一种推崇。

结语

这首诗是弘历在乾隆时期创作的一首咏物诗,通过细腻的描述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和人文精神的追求。它不仅美化了中国古代的丝绸文化,也体现了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自信。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华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