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语如邈,蜀国制初陈。
韩氏堂成日,石家谷艳春。
害红伊古戒,竞巧逐时新。
萋菲曾申刺,佥哉彼谮人。

【注释】

1.锦:一种织品。

2.邈:远。

3.韩氏:这里指韩皋,曾任蜀州刺史,后为李峤所杀。

4.石家谷艳春:石崇在晋武帝时,曾用“点苍石砚”招待名士王敦、桓温等。

5.害红伊古戒,竞巧逐时新:害,同“绘”,指彩绘。伊古戒,指《尚书·胤征》中的“火炎昆冈”之诫,意为不画红彩。这里的“害红”即指不画红彩。竞巧,争着巧妙。时新,指时兴的技艺和服饰。《诗经·小雅·北山》:“于嗟美矣,子之茂兮。居者说也,行者荷也。茂密茂盛,荷负承戴。”郑玄笺:“荷犹负也,言人行于道,皆被其衣,负之以行。”这里是说人们竞相以巧妙的技艺和服饰来追求时尚。

6.萋菲曾申刺:萋菲,香草。申刺,指《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中申鲜虞劝谏献公不要伐燕的故事。

7.佥哉彼谮人:佥(jīn),副词,全都;哉(zāi),语气助词,表反问。谮人,指挑拨离间的人。

【赏析】

李峤的《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是一首五律诗。此诗与《和李峤答卢舍人咏史见赠》同为一组,共四首,各八句。此为第六十四首,题曰“和李峤”。

此诗前四句,写蜀地的锦绣。诗人首先写秦川的绣工技艺很高超,接着写在蜀地生产出许多精美的锦缎。“锦”字下得极好。“锦”字一语双关,既是锦江上织出的锦缎,也是蜀国生产的锦缎。“蜀国制初陈”,既表明了这些锦缎是蜀国的,又暗示出这些锦缎的生产是新的。

第五六句,写蜀地女子爱美。她们喜欢在头上插满鲜花,而反对在头发上绘上红色的图画。这两句诗表面上是写女子爱打扮,实际上却是对统治者奢侈浪费的讽刺。

最后两句,写蜀地女子争强好胜。她们不仅自己要穿得华贵,而且还要使丈夫也穿上漂亮的衣服去参加宴会,以求得大家的称赞。这两句诗是针对社会上那些争强好胜的风气而言的。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感情深沉含蓄,富有生活气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