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官初铸币,取义似泉流。
秋卉铺瑶砌,春榆点御沟。
孔方称可笑,阿堵举应收。
选一腾清誉,须从循吏求。
【注释】
地官:古代掌管土地的官员,也称为大司徒。铸币:制造钱币。取义似泉流:指铸币的目的是为了流通。秋卉:秋日的花。铺瑶砌:在台阶上铺设花砖。春榆:春天的榆树枝条。点御沟:点缀在皇宫里的小河。孔方:铜钱。阿堵:古时口语,意为“这”。选一腾清誉,须从循吏求:选拔一个有清白名声的人,必须从守法守纪的官吏中去寻求。
【赏析】
这是一首杂咏诗,共一百二十首,此为第六十三首。诗中通过描绘铜钱的制作、使用、收藏等过程,赞美了那些清廉自守、勤政爱民的官吏。
第一句“地官初铸币”,诗人开篇便点明了主题。地官,即掌管土地的官员,也就是大司徒。他初次铸造钱币,其用意便是为了让钱币能够流通起来,以便于交易和交换。
第二句“取义似泉流”,进一步阐述了他的用意。他认为铸币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流通,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出公平正义。就像泉水一样,虽然源源不断地流淌,但却不会随意倾泻出来,而是要经过过滤、净化之后才能流入江河湖泊,滋养着万物生长。因此,他希望自己铸造的钱币能够像泉水一样,公正无私,不偏袒任何一方。
第三句“秋卉铺瑶砌”,“秋卉”是指秋天盛开的各种花卉。“铺瑶砌”则是指这些花卉被铺设在了皇宫的台阶上。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花卉比作宫女,将皇宫台阶比作皇帝的宝座,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也暗示了这些花卉的美丽并非偶然,而是经过了精心的筛选和培养。
第四句“春榆点御沟”,“春榆”是指春天的榆树枝条。“点”是点缀的意思。“御沟”则是皇宫里的小河。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皇宫中的小河水与外面的自然环境进行了对比。皇宫中的小河水经过精心的打理,清澈见底,而外面的自然景色却显得有些杂乱无章。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皇宫小河水的清新美丽,也让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第五句“孔方称可笑,阿堵举应收”,诗人开始转向对铜钱的评论。他认为铜钱之所以被人称为“孔方”,是因为其形状像一个方形的孔洞。然而,这种比喻并不恰当,因为铜钱的形状并没有任何特别之处。相反,正是因为它的特殊形状才使得它在流通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至于“阿堵”,则是古代口语中的代词,指的是钱财或财物。诗人认为应该将它们收藏起来,而不是随意使用或挥霍。
第六句“选一腾清誉,须从循吏求”,“选一”表示挑选出一个值得称赞的人。“腾清誉”则是指提升自己的声誉。“须从循吏求”则是说要想得到一个好的名声或者地位,就必须从守法守纪的官吏中去寻求。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腐败现象的不满,也体现了他对正直官吏的赞赏。
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通过对铸币的描写和对铜钱的评论,展现了诗人对于公正、廉洁、勤奋等美好品质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官员品行的要求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