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广披兰省,栾巴还蜀城。
虽云五里暗,不碍九天明。
侵晓报晴散,着尘疑雨轻。
𥙶祅皆可卜,彼霿岂容情。
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 其八 雾
乐广披兰省,栾巴还蜀城。
虽云五里暗,不碍九天明。
侵晓报晴散,着尘疑雨轻。𥙶祅皆可卜,彼霿岂容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雾气在自然界中的出现与消散,以及人们对它的不同态度。前两句“乐广披兰省,栾巴还蜀城”描述了两位古代的贤士——乐广和栾巴,他们分别在省(即行政区划)工作和治理蜀地,表现了他们的高尚品德。后两句“虽云五里暗,不碍九天明”则表达了雾虽然使视野变暗,但它的存在并不妨碍太阳的高照,象征着困难或黑暗中总有希望的存在。
接下来的诗句“侵晓报晴散,着尘疑雨轻”,进一步描绘了晨雾的变化过程。清晨时分,雾气散去,天空逐渐放晴。而人们常将雾比作轻如羽毛的尘埃,因此,“着尘疑雨轻”既表现了雾的轻盈,也隐喻了人们对未来的期望与担忧。
最后两句“𥙶祅皆可卜,彼霿岂容情”则是对前文的总结。无论是吉凶预兆还是自然现象,都无法阻挡人们内心的判断与情感。这反映了人类面对未知世界时的独立思考和坚定信念。整首诗以“雾”为线索,通过描述雾的形成、散去及其对人类心态的影响,展示了诗人对生活哲学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