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迷茫态,聊寻汗漫游。
著波原是水,缀浦不分鸥。
玉障一川外,梅花万树头。
本来觅诗者,莫认访人舟。
【注释】
泛舟:在水面上划船。玉泉:即玉泉水,在今江苏无锡市西北。
迷茫:迷惘,困惑。
寻:探求
著:指水流冲击石壁发出的声音
缀:指水波与鸥鸟交织成的画面
玉障:形容山色如玉,屏障一般
梅花万树头:比喻梅花开遍了枝头
本来:本来的目的或意图。
觅诗者:诗人自指。
莫:不要
认:理解、认识
访人:探望、拜访人。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七律。诗写诗人泛舟到无锡玉泉观赏梅花,并在此寻觅诗歌创作灵感的情景。首句“为爱迷茫态”点明游赏的兴致所在;二句“聊寻汗漫游”写泛舟的乐趣;三、四两句写水与鸥的交织;五、六句写远望山色之美和满山的梅花;末句写诗人的创作动机,意谓不要被眼前美景所迷惑而忘记了寻找诗歌创作的真谛。
此诗前半部分描写了作者泛舟游山观梅时所见之景,后半部分则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感受以及诗人自身的感慨。全诗写得清新隽永,意境优美。
“雪中泛舟至玉泉”一句总括了全诗的主旨。
“为爱迷茫态”,是说因为喜爱这迷蒙的景色,诗人的心情才显得迷惘,恍惚,难以分辨。“聊寻汗漫游”,是说为了摆脱迷惘,便在这片茫茫白雪之中,划船漫游。“汗漫游”本是炎热气候里因出汗过多而感到难受,这里的“汗漫游”,则是指人在寒冷气候里因出汗过多而感到不适,因而要乘着酒意,在雪中畅游起来。“著波”二字,既写出了江流激湍的景象,又写出了酒意上涌的感觉。“缀浦不分鸥”,是说江面上波涛汹涌,飞溅起的水花,好像一群群鸥鸟在空中飞翔一样。这里用一比喻,将波涛飞溅的景象和水中飞翔的鸥鸟的形象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象鲜明,富有动态感,给人以美的享受。诗人在泛舟中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色,心情也不由得舒畅起来,于是他又发出了感慨:“著波原是水,缀浦不分鸥。”意思是,这一片波涛飞溅的江水原来就是从天上落下的银河,那一片江面也是一只只翱翔的鸥鸟呀!
“玉障一川外,梅花万树头。”是说远远望去,只见一片山色如玉的屏障之外,有无数株盛开的梅花点缀其间。这一联,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先写了眼前的江面和江上的飞鸥,然后由江面转向远处的山色,最后又把目光收回到眼前的万树梅花上。这样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地写来,不仅使画面显得十分完整和丰富,而且通过这样的写法,还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玉障”二字,不仅写出了山色的明丽,而且用玉字来形容山色,也显得十分贴切,使人读后感到一种美的感受。“梅花万树头”一句,更是以生动的形象,描绘出一幅春光灿烂的图画。它不仅令人感到春天的来临,而且使人仿佛听到万树梅花开放时发出的阵阵清香。诗人在欣赏美景之余,不禁产生了一种愉悦之情。
“本来觅诗者,莫认访人舟。”是说诗人本来就想找个地方吟咏新作,却不想在这里遇见了来访的朋友,所以不要认为这里是在寻访朋友的舟船了。这一联,既表明了诗人此行的目的,又表达了他对友人到来的喜悦之情。
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在于诗人对自然界美景的敏锐感受力和高度的艺术概括能力。诗人抓住了景物特征,运用夸张的手法来加以表现,从而使得整个画面显得非常生动、有趣。同时,诗人在描写景物的过程中,又善于捕捉景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得整个画面具有一种内在的统一性。此外,诗人还善于借助于丰富的想象,使得景物形象更加鲜明、动人。因此,这首诗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在艺术表现上也很有特色,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