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越千里,寒暑运高奔。
报本崇王业,来朝服外藩。
霜晞辽野润,节应小阳暄。
蒸祀将颁朔,皇都吉礼存。
【赏析】
十月朔日作:诗题中的“朔日”指农历每月初一,是皇帝举行祭祀的日子。“朔日”,即新月,古人认为新月初生为朔气所至,所以叫“朔日”。《尚书》中有“厥月辛亥朔,日有食之,既”的记载。“朔”在这里指的是阴历每月初一。
山川越千里,寒暑运高奔:意思是说山山水水跨越了千里的路程,四季的气候变化迅速。“越千里”指距离非常遥远。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于旅途的艰辛及对于自然景色的喜爱。
报本崇王业,来朝服外藩:意思是说报效国家的根本大事,来到朝廷穿着外藩的衣服。“报本”指回报国家,“崇”指尊崇。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朝廷的尊敬之情。
霜晞辽野润,节应小阳暄:意思是说霜露滋润着辽远的大地,节气与暖阳相呼应。“晞”指晒干,“小阳暄”指温暖。
蒸祀将颁朔,皇都吉礼存:意思是说蒸祭的礼仪即将在初一那天颁布,皇都的吉祥礼仪仍然存在。“蒸祀”指古代的祭祀仪式,“颁”指颁布。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皇都的祝愿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望。
【译文】
山川越过了千里的距离,寒暑变化迅速而激烈。
报效国家的根本大事,来到朝廷穿上了外藩的服饰。
霜露滋润着辽远的大地,节气与暖阳相互呼应。
蒸祭的礼仪即将在初一那天颁布,皇都的吉祥礼仪仍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