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识吉林路,遥瞻碧柳图。
依然峰矗彼,曾忆句吟吾。
何日山为砺,流年隙过驹。
拈髭长若许,罨画了无殊。
碧柳图山名,蒙古语谓砺石为碧柳在克尔素边门外癸亥东巡过此曾有作今岁至吉林应进伊屯边门取路少北而东故遥见之
碧柳图:碧柳山,在吉林省吉林市东南。
旧识吉林路,遥瞻碧柳图。
依然峰矗彼,曾忆句吟吾。
何日山为砺,流年隙过驹。
拈髭长若许,罨画了无殊。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碧柳山的诗。诗人通过对碧柳山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联“碧柳图山名,蒙古语谓砺石为碧柳在克尔素边门外癸亥东巡过此曾有作今岁至吉林应进伊屯边门取路少北而东故遥见之”是写碧柳山的名称和地理位置。碧柳山位于吉林省吉林市东南,蒙古语称其为“碧柳图”,意指砺石为碧柳。诗人曾在癸亥年(1653年)东巡时经过此地,并有诗作。如今又来到吉林,应进伊屯边门取路,却只能从少北而东的地方遥望碧柳山。
颔联“依然峰矗彼,曾忆句吟吾”是写碧柳山的景色。虽然已经过去了许多年,但山峰依旧矗立在那里,仿佛还在诉说着曾经的故事。诗人回忆起过去在碧柳山上吟诗的情景,心中充满了感慨。
颈联“何日山为砺,流年隙过驹”是写时间的流逝。诗人感叹时光荏苒,如同驹过隙般快速。他期待有一天能够用这碧柳山当作砺石来磨砺自己的意志。
尾联“拈髭长若许,罨画了无殊”是写绘画。诗人用手指轻轻拈着胡须,想象着自己画出的碧柳山就像现在一样美丽。然而,画家们的作品与真实的碧柳山相比,似乎没有什么差别。
整首诗通过对碧柳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