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结初地,葱萃四邻通。
爱此清凉窟,常饶松竹风。
花如悟非色,鸟解说真空。
比似白莲社,回舆笑彼翁。

清凉禅窟

名山结初地,葱萃四邻通。

爱此清凉窟,常饶松竹风。

花如悟非色,鸟解说真空。

比似白莲社,回舆笑彼翁。

赏析:

这首《题静明园十六景 其八 清凉禅窟》是一首赞美静明园清凉禅窟的诗。诗人通过对该景点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和禅宗文化的热爱之情。

首两句“名山结初地,葱萃四邻通。”描述了静明园所在的名山地理位置独特,周围环境优美,与外界相连通。这里的“名山”指的是静明园所在地的自然景观,而“结初地”则表明了静明园在这片名山上的特殊地位。接下来的“爱此清凉窟,常饶松竹风。”则是表达了诗人对清凉禅窟的喜爱之情。这里的“清凉窟”指的是清凉禅窟这个地方,而“常饶松竹风”则形容这个地方充满了松树和竹子的气息,给人一种清新宜人的感觉。

第三四句“花如悟非色,鸟解说真空。”继续描绘了宁静的环境。诗人认为,花朵虽美丽,但它们并不执着于色彩之美,而是懂得“悟非色”;鸟儿虽然飞翔,却能洞察到“真空”的真谛。这两句诗通过花儿和鸟儿的形象,传达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理解。禅宗主张“色即是空”,即万物都是虚幻的,没有固定的形态。诗人认为花儿的美丽在于它的自然之美,而鸟儿的自由在于它不受世俗束缚。

最后两句“比似白莲社,回舆笑彼翁。”则以白莲社比喻清凉禅窟,将清凉禅窟比作一个充满智慧和悟性的团体。诗人在这里用“回舆”代指皇帝的马车,暗示皇帝也喜欢这个清凉禅窟。然而,皇帝却因为看到这里的景象而感到快乐,甚至嘲笑那些过于追求名利的人。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然态度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

整首诗通过描绘静明园清凉禅窟的自然美景和禅宗文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禅宗思想的领悟。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表达了对社会名利的追求的不屑一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