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便寻兰若,雨馀阅夏山。
不因逢恺泽,安得寄几闲。
禾坂从头验,萝蹊信步攀。
去年题壁句,恰是适吟还。

在阅读了《游大觉寺三首 其一》之后,我被其中蕴含的深厚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深深吸引。此诗由清代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下是诗句、译文及注释:

  • 诗句:途便寻兰若,雨馀阅夏山。
  • 译文:途径方便时去寻找寺庙,雨后游览山景。
  • 赏析:诗人表达了在旅途中寻找合适地点进行休息或游览的愿望,雨后的景色更加宜人,也更富有生机。
  • 诗句:不因逢恺泽,安得寄几闲。
  • 译文:如果不是遇到好机会,怎么能安心地休息呢?
  • 赏析:这里诗人用“遇”来比喻遇到的好机会或者合适的环境,表达出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找到真正的放松和享受。
  • 诗句:禾坂从头验,萝蹊信步攀。
  • 译文:重新走在那曾经走过的禾坂小路上,沿着藤蔓小径轻松漫步。
  • 赏析:通过回顾过去的经历,诗人表达了对那段时光的怀念和珍惜。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亲近和享受。
  • 诗句:去年题壁句,恰是适吟还。
  • 译文:去年我在墙上留的字句,现在看来正好适合我吟诵。
  • 赏析:诗人回顾了去年在寺庙墙壁上留下的句子,感慨时间的流逝和自己的成长,同时也表达了与自然和文化的紧密联系。
  • 诗句:隔樾钟鸣里,上方觌面呈。
  • 译文:远处山谷中的钟声传来,仿佛就在你面前。
  • 赏析:这里的“觌面呈”意味着钟声似乎直接呈现在眼前,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 诗句:夏深寒柏色,雨后壮泉声。
  • 译文:夏天的山林中,寒柏呈现出深深的颜色;雨后,泉水的声音更加响亮。
  • 赏析:通过观察季节变化和自然声音的变化,诗人描绘了一个生动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 诗句:巢已非鸠拙,僧如逼鹤清。
  • 译文:鸟巢已经不再像以前那么简陋,僧人的气质也变得更加清澈。
  • 赏析:这里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对过去与现在的观察,表达了对环境和人物变化的深刻理解。
  • 诗句:偶来涤尘虑,谁解悟无生。
  • 译文:偶尔来这里净化心灵的尘埃,谁能真正理解生命的本质?
  • 赏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生活深度的思考,对心灵净土的追求,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探讨。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世界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