憩身便行止,可意适暄寒。
俭矣原非陋,居之常得安。
三春偏觉好,十笏已为宽。
入夜清闲甚,芸编攲案观。

注释:

毡庐:用毡子搭建的简陋住所。

憩身便行止,可意适暄寒。

停下来就地休息,可以随意适应炎热和寒冷。

俭矣原非陋,居之常得安。

即使简单也并非简陋,居住其中总能感到安宁。

三春偏觉好,十笏已为宽。

春天特别舒适宜人,十块笏石(相当于现代的10斤)已经足够宽裕了。

入夜清闲甚,芸编攲案观。

入夜后十分安静悠闲,翻开书卷斜靠在案桌上阅读。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写照,表达了他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向往。首句“毡庐”直接点明了诗人的住所,简洁明了。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在毡庐里的生活状态,无论是炎热还是寒冷,都能找到自己的舒适之地。这一句中,关键词“憩身”和“适暄寒”分别表示休息和适应环境的意思。

第二句“俭矣原非陋,居之常得安”,进一步强调了简朴并不等同于简陋,反而能使人感到舒适和安宁。这里的关键词“俭矣”表示简约,“常得安”表示经常能感到安全。

第三句“三春偏觉好,十笏已为宽”,诗人用对比的手法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春天虽然短暂,但在这里却能让人感到特别的舒适和愉悦。而“十笏”则是指一块相当于现代的十斤的石头,这里用来比喻财富。这句中的关键词“偏觉好”和“已为宽”分别表示特别喜欢和足够宽裕的意思。

最后一句“入夜清闲甚,芸编攲案观”,诗人用夜晚的安静和闲暇来形容他的生活状态。这里的关键词“入夜”和“清闲”都描绘了一个宁静祥和的夜晚。而“芸编”则是指书籍,“欹案观”则是形容他斜靠在书桌上看书的样子,展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