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岫已婆娑,汀崖渐委罗。
不梅皆玉蕊,过节又银蛾。
遥浦犹含冻,长源渐涨波。
机声伊轧里,一棹玉河过。

【诗词】

雪中由玉河泛舟复至玉泉山 其二

林岫已婆娑,汀崖渐委罗。

不梅皆玉蕊,过节又银蛾。

遥浦犹含冻,长源渐涨波。

机声伊轧里,一棹玉河过。

【注释】

  1. 林岫:山林的山峦;婆娑:指树木的枝干随风轻摆的样子;汀岸:水中小洲;委罗:形容草木茂密的样子;
  2. 不梅皆玉蕊:意思是所有梅花都已凋谢,只有玉蕊花在绽放,比喻事物的变化,或指物是人非的感慨;
  3. 过节又银蛾:节日到来时,人们开始装饰自己的家园,银蛾即银烛,这里指用蜡烛来装饰;
  4. 遥浦犹含冻,长源渐涨波:远处的水面上还挂着冰,河流源头逐渐上涨;
  5. 机声伊轧里,一棹玉河过:船桨的声音响亮,像是机器一样,一艘船划过美丽的玉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里的自然风光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和美丽。

首句“林岫已婆娑,汀崖渐委罗”,描绘了山林中的景色变化。诗人用“婆娑”来形容树木的姿态,给人一种轻盈、柔美的感觉。而“委罗”则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让人感到生机勃勃。

第二句“不梅皆玉蕊,过节又银蛾”,则进一步描绘了节日的景象。诗人以“玉蕊”喻梅花,而“银蛾”则指蜡烛,两者都是节日的象征。这句诗通过对梅花和蜡烛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节日的喜爱和期待。

第三句“遥浦犹含冻,长源渐涨波”,则是对远方水景的描述。诗人用“犹含冻”来形容水边的景象,给人一种寒冷而宁静的感觉。而“长源渐涨波”则描绘了河流源头不断涌出新水的情景,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生命力。

最后一句“机声伊轧里,一棹玉河过”,则是对船桨声的描绘。诗人用“机声伊轧”来形容船桨声的大而有力,如同机器一般。而“一棹玉河过”则描绘了船只在美丽的玉河上划过的场景,让人感到宁静而美好。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活力,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诗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