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雪清喷麝,松风谡起涛。
得奇欣在迩,因迥亦为高。
纵匪民之力,宁无作者劳。
抒怀聊即事,便与付宣毫。
【注释】:
万寿山即事 其三:指《咏怀古迹五首》之一。万寿山,在今四川成都西郊。
梅雪清喷麝:梅花如雪花般洁白,清香扑鼻。
松风谡起涛:松树枝叶飘动的声音好像波浪。
得奇欣在迩,因迥亦为高:这两句说诗人欣赏眼前的美景,觉得它近在眼前,但因为景色高远而更觉壮丽。
纵匪民之力,宁无作者劳:虽然百姓的劳动是功不可没的,但没有诗人的努力也创作不出这样美好的作品。
抒怀聊即事,便与付宣毫:抒发自己的情怀。“即事”指眼前所见景物或所闻声音,“宣毫”指书写用的笔。“付宣毫”意即以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怀。
【赏析】:
《万寿山即事·其一》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创作的一组组绝句,共七首。这是第三首,全诗如下。
万寿山即事 其三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注释:
①万寿山:位于四川成都西郊,杜甫曾登临此山并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句。
②即事:即景生情。这里指登览所见的景物触发诗人某种情怀。
③骚人:指有才情的人。
④阁笔:搁笔。
⑤评章:评议,评论。
⑥梅须逊雪三分白:比喻雪比梅花白;“须”字下得很轻,含有梅不如雪之妙处。
⑦输:差一等。
⑧一段香:形容梅花的香味浓烈。
鉴赏:
这首诗是杜甫登临万寿山后即景生情之作。第一首写万寿山的秀丽风光,第二首写诗人登临万寿山时的喜悦心情,本篇则着重写梅花和雪的相互竞争,以及各自的特点。
“梅雪争春未肯降”,先写花、雪竞相开放,不相让位。梅花、雪花,都是春天的使者。诗人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它们人的感情,使它们具有争胜的性格。一个“降”字,既表明了雪花的洁白,又暗示了梅花的娇美。接着,诗人又进一步描绘了梅花、雪花各自的特色:“骚人阁笔费评章”,写诗人面对这两种美丽的花朵,竟不知如何下笔来评价。这里的“费评章”是说,诗人对梅花、雪花都十分赞赏,但一时找不到适当的词句来形容。“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诗人抓住了梅花、雪花的主要特点进行描写,突出了它们各具特色的不同风格。“三分白”、“一段香”的运用,既写出了雪的素洁和梅的娇艳,又写出了二者各有所长。最后,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收束全诗:“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前六句从侧面着笔,赞扬了梅花、雪花的不同优点,最后一句则是直接点明主题,赞美了梅花的傲骨精神。诗人在赞美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