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传雅制,嶰谷饬良材。
古拟蟠夔鼎,华羞翠羽罍。
试煎泉味永,静对道诠该。
消渴宜摛藻,何人司马才。
惠山传雅制,嶰谷饬良材。
古拟蟠夔鼎,华羞翠羽罍。
试煎泉味永,静对道诠该。
消渴宜摛藻,何人司马才。
注释:
- 惠山传雅制:指在惠山(今无锡)传播高雅的制作技艺。
- 嶰谷饬良材:嶰谷(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苏省常州市),是古代著名的制陶之地,这里用“饬良材”比喻制作出优质的竹器。
- 古拟蟠夔鼎:古代有模仿龙形的青铜器叫做蟠夔鼎,这里用来比喻竹器的形状优美。
- 华羞翠羽罍:华羞(美酒名),翠羽(用翡翠装饰的酒杯),罍(一种古代盛酒的容器),形容精美的竹器。
- 试煎泉味永:试饮泉水的味道持久。
- 静对道诠该:静静地面对道家的深奥道理。
- 消渴宜摛藻:口渴时应该吟咏诗歌来消解。
- 何人司马才:谁能够比得上司马相如(西汉文学家,擅长辞赋)的才华。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对于竹器的赞美之情。首联提到“惠山传雅制”,意味着竹器的制作工艺源于惠山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精湛的技巧。接着以“嶰谷饬良材”来形容制作出的竹器质地优良,如同精心挑选的良材一般,具有高超的制作工艺。颔联则通过“古拟蟠夔鼎”与“华羞翠羽罍”两句,将竹器的形状与制作材料与古代的蟠夔鼎、翠羽罍相比,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价值。颈联中的“试煎泉味永”与“静对道诠该”,表达了作者对品茗时心境的宁静,以及对道家哲理的理解。尾联“消渴宜摛藻”与“何人司马才”,则是对诗人自身才华的一种自诩,同时也暗示了对当时文人士族的羡慕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