毡室就窗晖,经笺趁手挥。
力应嗤木强,妍复戒丰肥。
消此清闲宴,澄来绎思微。
曾闻得争道,聊亦悟行围。
【注释】
毡室:草屋。就窗晖:迎着窗外阳光。经笺:指书写的文卷。趁手挥:随手写出。
力应:尽力,尽其所能。嗤木强:以木头为喻,形容书法笔势刚劲有力。妍复:又,再次。戒:避免。丰肥:丰盛肥大,这里指字写得圆润丰满。
消此:减去这个。清闲宴:闲暇无事的宴会。澄来:清澈而来。绎思微:领悟思考微妙之处。曾闻:曾经听说。得争:得到争夺、争取的机遇。聊:姑且。悟:理解。行围:棋局。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书房里读书时即兴而作。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学问追求的热情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第一句“毡室就窗晖,经笺趁手挥”,写诗人在草屋中读书写字的情景。毡室简陋,没有桌椅,只能就着窗户下书桌,手执毛笔随意挥舞。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苦读的形象。
第二句“力应嗤木强,妍复戒丰肥”,是对前面一句的补充。诗人认为,学习要努力刻苦,不能像树木那样只求结实而忽视外形的美观,也不能像某些字体那样过分追求圆润肥美而忽略了结构上的刚劲有力。这是对书法艺术的一种独特见解。
第三句“消此清闲宴,澄来绎思微”,表达了诗人对学习的热爱和执着。他认为,要想取得学问上的成就,就要排除各种干扰,专心致志地学习。同时,他也能从细微之处领悟到学问的精髓。
最后两句“曾闻得争道,聊亦悟行围”,则进一步升华了主题。诗人表示自己虽然只是一位普通学者,但也曾经历过争夺名利的艰难时刻,因此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同时,他也明白,在棋局上要想获胜,需要具备高超的智慧和技巧,这与在学习上追求真理的过程有着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