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瞻中岳,今宵宿少林。
心依六禅静,寺据万山深。
树古风留籁,地灵夕作阴。
应教半岩雨,发我夜窗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宿少林寺》。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明日瞻中岳,今宵宿少林。
注释: “中岳”通常指的是嵩山(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这里可能是作者对嵩山的一种称呼。”瞻”意为仰望、观看,”宿”则表示停留、住宿。”少林”指佛教寺院少林寺,是中国著名的古刹之一。整句表达了诗人打算在明天去瞻仰嵩山,但今夜选择在少林寺过夜。心依六禅静,寺据万山深。
注释: “六禅”可能是指寺庙中的六个禅宗修行场所或特定的六个禅宗修行法门。”依”有依靠之意。”寺据万山深”形容少林寺座落在群山环绕之中,环境幽静。树古风留籁,地灵夕作阴。
注释: “树古”意味着树木历史悠久,”风留籁”形象地描绘了风吹过时树叶发出的声响,如同音乐一样。”地灵”暗示着这个地方有着特殊的灵气或地理环境。”夕作阴”描述的是夕阳下山林的景象,给人一种幽暗宁静的感觉。应教半岩雨,发我夜窗吟。
注释: “应教”意味着应该教导或者影响。这里的”发”可以理解为启发、触发的意思。”半岩雨”可能是形容雨声敲打岩石的声音,给人以宁静之感。”发我夜窗吟”则表达了夜晚因雨声而激发起的写作灵感,可能是诗人在雨中吟诗的情景。
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宿在少林寺的体验,以及周围的自然景观和内心的感受。诗人通过对嵩山和少林寺的描述,表现了对自然美和宗教修行环境的向往。同时,诗人通过夜晚的雨声激发出的创作灵感,展示了他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敏感。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心灵宁静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