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处合消闲,林扉早闭关。
峰依云蕴藉,波激响潺湲。
俗客何能到,尘情尽可删。
扁舟载野鹤,奚往定孤山。
【注】
1.消闲:消闲解闷。
2.林扉(fēi):竹林的门,也指竹篱门。
3.蕴藉(yùn jí):含蓄蕴藉。
4.潺湲(chán yuán):形容水流声音,如鸣琴一般悠扬动听。
5.俗客:世俗之客。
6.尘情:尘世之情,世俗之情。
7.奚(xī)往:何往,到哪里去。
8.孤山:即“西湖孤山”,是杭州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9.扁舟(piān zhōu):小船。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首联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景色;颔联描写了诗人所看到的山的景色;颈联写出了诗人所居之地远离尘世、超然物外的意趣;末联抒发了诗人归隐山林的愿望。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现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喜爱和对仕途名利的厌倦。
【译文】
到处可以消闲散忧,竹林小门早已关闭。
山峰依傍云彩而显得含蓄蕴藉,水波激荡着发出潺潺的声响。
世俗的宾客哪里能够来到,尘世之情尽可以删弃。
扁舟上载着野鹤,何处是定地呢?
【赏析】
钱维城的《山水画》是一首描写山水风光的诗作。全诗四句,前两句描写环境,后两联抒情言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仕途名利的厌倦。
第一句“是处合消闲”中的“是处”,指代诗人所处的自然环境,也就是他所居住的地方。“合”,应该。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这里到处都是适合休闲放松的地方,可以让人消除烦闷。“林扉早闭关”,其中的“林扉”,是指竹林的大门,也可以理解为竹林小门。“早闭关”,表示诗人已经早早地把门关上了,不再让世俗之人打扰他的生活。这一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也表现了他清高的性格。
第二句“峰依云蕴藉”,中“峰”指的是山峰。“蕴藉”,是说山峰依偎在云彩之中,显得十分含蓄蕴藉。这里的“云”,可以理解为云雾,也可以理解为山间的树木、石头等自然景物。这一句诗的意思是说,山峰与云朵相互依偎,形成了一种非常和谐的画面。
第三句“波激响潺湲”,中的“波”,指的是波浪。“激”,是强烈的意思。“潺湲”,是说流水的声音,如同琴弦被拨动后发出的悦耳声音一样。这一句诗的意思是说,波涛汹涌的湖水撞击着岸边的岩石,发出清脆的声音。这一句诗既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第四句“俗客何能到”,中的“俗客”,指的是世俗之人。“何”是疑问词,表示为什么。“能到”,是能够到达的意思。这一句诗的意思是说,世俗之人怎么能来到这里呢?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世俗之人的鄙视和不屑一顾的态度。
第五句“尘情尽可删”,中的“尘情”,指的是尘世之情。“尽”,表示完全或彻底。“可删”,是可以做到的意思。这一句诗的意思是说,尘世之情完全可以抛弃,不需要留恋。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尘世的厌倦和逃避欲望。
第六句“扁舟载野鹤”,中的“扁舟”,就是小船的意思。“载”,是携带的意思。“野鹤”,指的是野性自由自在的鹤。这一句诗的意思是说,诗人乘坐着小船,上面装载着一只野性的鹤飞向远方。诗人用“扁舟”和“野鹤”来比喻自己追求自由、不受世俗束缚的人生态度。
最后一句“奚往定孤山”,中的“奚”,是疑问词,表示为什么或哪里。“定”,有停留的意思。“孤山”,指的是西湖中的一个小山丘。这一句诗的意思是说,为什么要去定住一座小山丘呢?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归隐山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