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邱疏远派,广利浚通渠。
惟此田功要,庶因民气舒。
崇祠瞻像设,便道憩幽居。
壁有前题字,年光默想馀。

诗词解析

首句“灵济祠”:- 关键词:灵济、祠

  • 注释:灵济是地名,此处指代灵济祠。
  • 赏析:《灵济祠》的首句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关于灵济祠的描写。

第二句“乾隆十年命高斌引唐河之水以兴水利而建祠于此以祀河神西巡过此因成是诗”:

  • 关键词:灵济、唐河(黄河)、兴水利
  • 注释:描述了乾隆皇帝命令高斌引唐河水来兴建灵济祠,目的是祭祀黄河之神。
  • 赏析:这句揭示了灵济祠的建设背景和目的,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和水利工程的重要性。

第三句“灵邱疏远派”:

  • 关键词:灵邱
  • 注释:指的是灵济地区,与灵济有关的地方。
  • 赏析:这句表达了对灵济地区地理环境的描述,可能是为了描绘当地的地理位置或地形特征。

第四句“广利浚通渠”:

  • 关键词:广利、浚通渠
  • 注释:描述通过修建渠道来扩大利益和促进交通。
  • 赏析:这句话体现了古人对于水利建设的重视,旨在通过改善水源和交通来促进地方发展。

第五句“惟此田功要”:

  • 关键词:田功
  • 注释:这里的“田功”指农田耕作。
  • 赏析:“惟此田功要”强调了农业在地方经济中的重要性,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的状况和重要性。

第六句“庶因民气舒”:

  • 关键词:民气
  • 注释:指民心、民意。
  •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民生问题的关注,认为民生的和谐是国家安定的基础。

第七句“崇祠瞻像设,便道憩幽居”:

  • 关键词:崇祠、瞻像、便道、憩幽居
  • 注释:形容灵济祠的庄严,人们在此瞻仰神灵像,享受宁静的环境。
  • 赏析:这句话描绘了灵济祠作为宗教和精神寄托地的形象,以及人们在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场景。

第八句“壁有前题字,年光默想馀”:

  • 关键词:前题字、年光
  • 注释:指墙壁上留下的题字,这些题字见证了岁月的流逝。
  • 赏析:这句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通过题字来缅怀过往,体现了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

译文

灵济祠在乾隆十年由高斌引唐河水而建立,用以祭祀黄河之神。灵济地区偏远,但得益于水利的兴盛,农田劳作得以顺利进行。这里设立的是祭祀河神的祠堂,也是百姓休息的幽居之处。祠堂墙壁上有前人的题字,记录着过去的岁月变迁。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灵济祠的描述,展现了清代时期地方水利建设和宗教信仰的重要性。诗中既有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描绘,也有对民生和社会状况的反思。诗句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其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