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室坐清秋,诸天云上头。
一心何挂碍,万景自纷投。
无暇搜佳句,惟教纪胜游。
山庄看已近,墙外石泉流。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少林寺禅房中静坐,欣赏周围自然景观的宁静和自由。下面逐句进行解读:

  1. 禅室坐清秋: 描述了作者在一个秋天的日子里,在寺院里的禅室内静坐。”禅室”指的是禅宗修行者的静室,通常与佛教修行联系在一起。而这里的”坐”表示冥想或沉思的状态。”清秋”则形容这个季节的清爽和宁静。

  2. 诸天云上头: 这一句使用了夸张的手法,通过将天空中的云朵比喻为“诸天”,来形容云的高度和壮丽,给人一种高不可攀的感觉。”上头”则强调了这种超越尘世的壮观景象。

  3. 一心何挂碍,万景自纷投: 这里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心态。”一心”指的是专注于内心,不被外界干扰;”挂碍”是指牵挂或困扰。”万景自纷投”则意味着无论外面世界多么繁华多彩,都与自己无关,自己只是静静地享受这份宁静。

  4. 无暇搜佳句,惟教纪胜游: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美好诗句的追求已经超越了日常琐事,他更愿意记录下这次美好的经历。”暇”在这里意为空闲,没有其他事情需要处理。”搜佳句”是指寻找优美的诗句。而”纪胜游”则是记载这次游历的美好经历。

  5. 山庄看已近,墙外石泉流: 这两句描述了作者已经接近了山庄,可以清晰地看到外面的景色。”看已近”表明距离已经很近了。”墙外石泉流”则描绘了山庄外的景色,泉水从墙外流淌而下,给人一种清凉之感。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作者在少林寺禅室中静坐的情景,以及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感悟。通过对“禅室”、“诸天”、“一心”等关键词的运用,诗人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心无旁骛的精神状态。同时,诗中还通过对比“万景自纷投”与“无暇搜佳句”的表达方式,展现了一种追求内在平和与宁静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心灵的触动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