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浦朝烟泮,披襟飒籁流。
景光将饯夏,林岫已迎秋。
悟物思遐托,得心非外求。
西成消息好,略可慰先忧。
【注释】
晓:早晨。
泮:水边。
披襟飒籁流:敞开胸怀任凉风吹拂。飒籁,风声。
景光将饯夏:指日出时分的阳光将送走夏季。
林岫已迎秋:山林中的山峰已经迎接着秋天。
得心非外求:领悟事物的精神实质,并不一定要通过外在的寻求。
西成消息好,略可慰先忧:收获的信息是好的,可以稍微安慰一下忧虑。
【赏析】
这首五律写于诗人罢官后,他辞别朝廷,退居乡里时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田园风光,抒发了他归田后的恬适心情。首联写景,颔联点题,颈联抒情,尾联收束全篇,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欣悦之情。
“向浦朝烟泮,披襟飒籁流”两句写景。“浦”,水边;“泮”,池水。诗人面对清晨的景色,披衣开襟,任凉风吹拂,感到格外舒畅。这两句写出了一种闲情逸致,表现出他归隐后的悠闲自得的心情。
“景光将饯夏,林岫已迎秋”两句写景。“饯”,“送别”;“峤”,山势高峻;“迎”,迎接。这两句说朝阳初升,把夏天送到天边;林木峰岭,又迎来了秋天。这两句不仅写出了景物的变化,而且显示出季节的推移和时间的流逝。
“悟物思遐托,得心非外求”两句抒情。这里所说的“悟物”,是指对自然景物的感悟;所说的“遐托”,是指寄托在景物之外的精神境界或思想情趣。诗人在这里强调自己对于自然的感悟并不是刻意追求的结果,而是与生俱来的内在素质,即“得心”,而不在于“外求”。这是诗人对自然观的独特见解。
“西成消息好,略可慰先忧”两句收束全篇。“西成”,秋季庄稼的收成;“西成消息”,指丰收的消息。诗人认为,尽管丰收的喜讯传来,但还不能完全消除他的忧思。“略可慰先忧”,表明他虽然对当前的境遇表示欣慰,但心中仍存有未尽的忧虑,因为他知道国家正处在动乱之中。
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宁静。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寄寓了深沉的人生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