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色侵罗幌,初晴景色和。
轩墀饶润秀,书史足吟哦。
竹里风兼爽,花间露渐多。
畴咨勤问政,何以秩南讹。
晓
其一
晓色侵罗幌,初晴景色和。轩墀饶润秀,书史足吟哦。竹里风兼爽,花间露渐多。畴咨勤问政,何以秩南讹。
注解:
- 晓 (yào):早晨;清晨。
- 侵:渗透,渗入。
- 罗幌:古代的一种装饰品,用丝绸或纱制成,形似帘子,用以遮挡阳光。
- 初晴:天气晴朗。
- 景色:风景。
- 和:和谐。
- 轩墀(chí qú):宫殿的廊下台阶。这里指室内外的环境。
- 润秀:湿润而美丽。
- 书史:书籍和史书。
- 吟哦(niò):朗诵诗文,吟咏。
- 竹里风兼爽:在竹林中感受凉爽的风。
- 露渐多:露水逐渐增多。
- 畴(qiáo)咨:咨询,询问。
- 勤问政:勤于询问政事。
- 秩南讹:治理南方的错误。
译文:
清晨的光芒透过窗帘,照亮了屋内,带来了清新的气候。我站在室外,看着庭院中的台阶和周围的环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在竹子中,我感受到了微风带来的清凉;而在花丛中,露水也渐渐增多。我想到应该勤于政务,去解决存在的问题,而不是让错误继续下去。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感受和对政事的深思。诗句中的“晓色侵罗幌,初晴景色和”描绘了日出时分,光线穿过窗帘照进房间,带来一天之中的第一缕光明,同时也带来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诗人通过观察窗外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和对美的欣赏能力。接着,“轩墀饶润秀,书史足吟哦”两句,则转向室内,描写了书香四溢的环境以及阅读的乐趣。这种转变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也体现了他作为学者的一面。最后一句“畴咨勤问政,何以秩南讹”则是对整首诗的情感高潮和思想深度的体现。诗人通过反思如何更好地处理政务,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显示了他的责任感和对国家未来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