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气侵榴枕,灯光掩画屏。
从知能释闷,端合独称灵。
宿鸟寻枝醒,残花透户馨。
朅思潘赋好,触景霤泠泠。

注释:

爽气侵袭着榴花枕头,灯光掩映着画屏。

由此知道能解闷,正好适合独自称灵。

宿鸟寻找树枝醒来,残花透出香气扑鼻。

想起潘岳的好文,触景泠泠的雨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雨夜中的幽雅静谧,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和领悟。

开头两句“爽气侵榴枕,灯光掩画屏”,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图。夜深人静之时,凉爽的气息透过榴花枕头,使得人的思绪也随之清爽起来。灯光在画屏上投下柔和的影子,营造出一种温馨而舒适的氛围。这两句诗通过对环境的描绘,为全诗营造了一个清新宜人的背景。

接下来“从知能释闷,端合独称灵”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与心境。在这样美好的夜晚,诗人感到心情舒畅,仿佛所有的烦恼都烟消云散了。这种感受让诗人想起了潘岳的诗句:“余情寄山水,高节动公卿。”他觉得自己就像一位高雅之士,独自享受这份宁静。这种孤独而又自在的感觉,正是诗人所向往的。

第三句“宿鸟寻枝醒,残花透户馨”,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感受。鸟儿在寻找树枝栖息,而残花散发出的香气也渗透进了屋内。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也更加突出了一种寂静而又和谐的氛围。

最后一句“朅思潘赋好,触景霤泠泠”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这里诗人回忆起了潘岳的名篇《闲居赋序》,感叹于大自然的美好和自己的感悟。触景生情,诗人被眼前的景物深深打动,内心涌动着一股清凉之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它不仅是一首描写景色的诗作,更是一种心灵的抒发和表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