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老清诗意,衡翁家法传。
玉山云外矗,蓝水画中悬。
西蜀无双景,南华第十篇。
清聆将静瞩,兴结锦城边。
这首诗是杜甫的《题名画大观十帧》中的第十首诗,题目为“高峰远涧”。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1句:“杜老清诗意,衡翁家法传。”
译文:杜甫的诗风清新,这是其家族的传统。
注释:杜老指杜甫,他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衡公可能是指杜甫的族兄衡山,也可能是指衡州(今湖南衡阳)的衡公,这里指的是杜甫的家族传统。
第2句:“玉山云外矗,蓝水画中悬。”
译文:玉山在云端之上矗立,蓝水如画悬挂在画中。
注释:玉山通常用来形容高耸入云的山峰,而“云外”则表示山峰似乎悬浮在云雾之中。这句话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山峰巍峨而壮观,如同悬挂在画中一般。
第3句:“西蜀无双景,南华第十篇。”
译文:西蜀地区没有其他美景能与之相比,南华寺有十大美景。
注释:西蜀指的是四川西部地区,这里以“无双景”形容西蜀地区的自然景观无与伦比。南华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佛教寺庙,这里有十大美景,这里用“第十篇”来指代南华寺的十大美景。
第4句:“清聆将静瞩,兴结锦城边。”
译文:我静静地聆听,心情随着美景而生发。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感慨。通过“清聆”和“静瞩”,诗人表达了对美景的静心聆听和仔细观察。而“兴结锦城边”则表明诗人被美景所感动,心情随之高涨,联想到锦绣般的城市边缘。
整体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对名画《大观图》的赞美之词。通过对画面中美景的描述,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家乡西蜀的自然风光的深厚感情。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