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祖栽培士,于今剩几人。
岂无师济辈,独惜老成伦。
弦诵遗风在,桑麻乐事真。
如怀退忧志,里教勉还淳。
【注释】:
皇祖:指唐高祖李渊。栽培:培养造就。余几:剩下几人。师济:指东汉末的祢衡,字正平,少有才名,与孔融、陈琳齐名,后因恃才傲物,屡遭排斥。老成伦:指魏廷珍。弦诵:指古代学宫里读书人弹琴唱歌,诵读经文的景象。桑麻:泛指田野的草木。乐事:指农耕劳动的快乐。如怀退忧志:如果心怀归隐之愿。里教:乡里的教化。勉还淳:勉励人们回到淳朴的状态。
【赏析】:
这是一首赠答诗。《全唐诗》中共有五首《送魏廷珍》,此诗是第二首,也是最为著名的一首。
前四句为第一层。“皇祖栽培士”,点明题意,指出诗人和魏廷珍都曾受高祖李渊的培植。“于今剩几人”,感慨世事沧桑,昔日的英才已不复存在,作者对此表示惋惜和感叹。“岂无师济辈”,用祢衡自比,意谓自己虽有才华,却得不到重用,不能施展抱负;而魏廷珍却得到皇帝的信任和重用,这使作者不禁羡慕不已。“独惜老成伦”,既称赞魏廷珍年富力强、有朝气,又感叹自己年纪渐长,不再年轻,难以再有机会施展才华,流露出一种无奈和遗憾之情。“弦诵遗风在,桑麻乐事真”,写魏廷珍虽年老,但依然保持着当年读书吟咏的雅趣,过着耕读传家的生活。这种生活虽平淡,但充满快乐,体现了古人崇尚自然、淡泊名利的精神风貌。“如怀退忧志,里教勉还淳”,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魏廷珍的赞美之情。他劝勉魏廷珍不要有退隐之志,要继续发扬光大淳朴敦厚的民风,让乡里的教化更加美好。
后四句为第二层。“如怀退忧志”承上启下,既回应了上一句,又引出了下文。诗人希望魏廷珍能够放下退隐之心,继续为国家效力。“里教勉还淳”则是对魏廷珍的劝慰和鼓励。这里的“里教”指的是乡里的教化,“淳”指的是朴实无华的民风。诗人希望魏廷珍能够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和带动乡里的百姓,让他们过上更加淳朴、和谐的生活。
这首诗语言平实、朴素,但却感情真挚、深沉。它既表达了诗人对魏廷珍的敬仰之情,也寄托了诗人对自己未来的期望和梦想。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唐代诗歌注重情感表达的特点,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着那个时代的气息和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