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舟浮太液,葭岸起秋风。
蹙得波纹细,分来日影融。
偃芦惟益白,经蓼已辞红。
几度濯清处,吟怀迥不同。
【注释】:
赋得太液秋风 —— 指写《太液秋风赋》。太液,即今北京北海公园的昆明湖。秋风,代指南归。
兰舟浮太液,葭岸起秋风。 —— 兰舟,泛着清香的船。葭岸,指秋天的芦苇岸边。
蹙得波纹细,分来日影融。
—— 蹙,使水势曲折;细,指波浪细小。分,分开。融,融合。
偃芦惟益白,经蓼已辞红。 —— 偃,弯曲。经,经过。蓼,一种草。辞,离开。
几度濯清处,吟怀迥不同。 —— 濯,洗。迥,远。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描写了诗人在秋日游览太液池时的感受和心情。全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优美,富有诗意。
首联“兰舟浮太液,葭岸起秋风”两句写出了诗人乘坐着美丽的小船在太湖畔游览的情景。兰舟,泛着清香的船;葭岸,指秋天的芦苇岸边。这两句描绘出了一幅宁静美好的画面,使人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颔联“蹙得波纹细,分来日影融”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太湖畔欣赏美景时的所见所感。波纹细,指波浪细小;日影融,指太阳的余晖洒在水面上,形成了一片明亮的光辉。这两句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使人感受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颈联“偃芦惟益白,经蓼已辞红”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太湖畔欣赏美景时的心情。偃芦,弯曲的芦苇;经蓼,经过蓼花的地方。这两句描绘出了一幅宁静美好的画面,使人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尾联“几度濯清处,吟怀迥不同”两句抒发了诗人对太湖畔美景的感慨。濯清处,指洗涤心灵的地方;吟怀,指吟诵诗歌的情怀。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太湖畔美景的深深眷恋和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诗人通过对太湖畔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太湖畔与其他地方作了鲜明的对比,使读者更能深刻地体会到诗人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