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叶露纤纤,秋光一夕兼。
萧疏偏入牖,飒沓正捎檐。
幽赏殊未已,清机宛可拈。
当前相印证,举首见银蟾。
【注释】
叶叶:树叶的片状。露纤纤:晶莹如玉的露珠。萧疏:形容秋天的景色。飒沓:风吹落叶飘荡的样子。银蟾:指月亮,这里用蟾月代指月亮。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夜景象的七绝诗。全诗写景生动细腻,意境深远清雅,是诗人王翚对秋夜的赞美。
首句“叶叶露纤纤。”起得极好。诗人以“叶叶”“露纤纤”两个叠词起笔,不仅把秋夜的静谧气氛写得淋漓尽致,而且把秋夜中露水的晶莹、月色的皎洁也描绘了出来。
第二句“秋光一夕兼。”紧承首句而来,由物而及人。诗人抓住一个具体的景象:在月光下,那一片片晶莹的露水似乎在闪烁着,好像在和月光比美似的。这既写出了露水的洁白无瑕,又烘托出秋夜之幽静。
第三句“萧疏偏入牖”,从听觉角度落笔,突出了风声的特点。“偏入牖”,说明风势很大,连窗户都吹得微微摇晃起来。
第四句“飒沓正捎檐。”从视觉角度来写,强调风势之大,连房屋也被刮得摇摆不定。“飒沓”一词形象地表现出了大风呼啸的声音,“捎檐”一词则写出了风势之大,连屋檐都被风吹得左右摇晃。
第五句“幽赏殊未已,清机宛可拈。”诗人在前三句描写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想象空间,将观风与赏月结合在了一起。他一边观赏着秋夜中的美景,一边品味着其中的韵味和意蕴。
第六句“当前相印证,举首见银蟾。”诗人在最后两句中将整个场景收束,表达了他对秋夜的热爱之情。他抬头望去,只见一轮明月高悬在天空中,仿佛是一颗银白色的玉盘。这轮明月映照在树叶上,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更加明亮、美丽。同时,它也为整个作品增添了一种清雅脱俗的气氛。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秋夜图景。诗人巧妙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将景物和情感交织在一起,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静谧的秋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