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桃识客来,破萼倚岩隈。
似践前年约,端教此日开。
稍经风烂漫,旋惹雪毰毸。
五字评量看,无香岭上梅。
【注释】
- 桃花寺:在河南洛阳,为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故居。 2. 山桃:指桃花树。 3. 识客:指白居易。 4. 破萼:即花蕾。 5. 倚岩隈:依傍岩石的缝隙。 6. 践前年约:践,履行;践前年约,即履行去年的约定。 7. 端教此日开:端,正,教,让。端教此日开,就是让今天花开。 8. 烂漫:盛开的样子。 9. 毸(wěi):一种草木名,这里比喻雪花。 10. 五字评量看:五字,指“无香”。 11. 评量:品评。 12. 无香:指没有香味。
【赏析】
本诗是一首咏物诗,以桃花寺中一树山桃为题,托物言志,寄寓着诗人自己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全诗意脉贯通,层次清晰,用词精炼,语言朴实,寓意深邃。
首联:“山桃识客来,破萼倚岩隈。”起笔即写桃花寺中的山桃花。“山桃”二字点明了诗中描写的对象——山桃。而“识客来”则暗示了诗人自己的到来。“破萼”一词描绘了山桃花的娇嫩与生机勃勃的景象,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桃花的美丽与生机勃勃。
颔联:“似践前年约,端教此日开。”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桃花寺中的另一棵山桃花。这棵桃花仿佛在履行去年的约定,正让这一天的花绽放开来。这里的“践前年约”指的是诗人去年来到桃花寺时的情景,而“端教此日开”则是指让今天花开的意思。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表达了他对桃花的喜爱之情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颈联:“稍经风烂漫,旋惹雪毸毸。”这句诗描绘了桃花在微风中摇曳,雪花在空中飘洒的情景。这里的“烂漫”和“毸毸”都是形容花朵开放的状态,分别表示花的繁盛和飘逸的特点。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桃花盛开时的美景。
尾联:“五字评量看,无香岭上梅。”最后一句则是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之词。这里的“评量”是指品评、评价的意思,“无香”则是说梅花没有香味。诗人认为只有没有香味的梅花才能被称为真正的美,因此他在这里进行了特别的赞美。这一部分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独到见解和审美标准。
整首诗通过对桃花和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将这种美好的情感融入到了诗歌之中。同时,诗人还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和意象的运用,使得整首诗歌更加生动有趣。